相关文章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 创新人才如何打造
  • 美公司推出可显示10亿种色彩的电视芯片技术
  • 法国研制成高性能降噪墙
  •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一)
  • 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 大学设置三创课程的研究
  • 未来教育重塑德国形象
  • 国家推出创新能力培训体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可燃冰<%=id%>

        中国2003年7月中旬再添两个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五大连池生物圈保护区和亚丁生物圈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生物圈保护区主要具有三大功能,即:生物圈保护区不仅要保护生物多样性,也要保护文化多样性;要将生物圈保护区作为土地管理和可持续发展途径的样板;要将生物圈保护区作为研究、监测、教育和培训的基地。到目前为止,全球共有97个国家的440个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

      中国此次入选的五大连池保护区位于黑龙江省的东北部,近年来火山活动比较频繁。这里至今仍保留着大量第三纪时期的植被,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由于新老火山区融合在一起,五大连池保护区是一个非常适宜于研究荒地古生代植物演替过程的地区。同时入选的亚丁生物圈保护区位于青藏高原东部延伸地带,海拔为2200米,6032米,由三座圣山峰组成。该地区不仅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自1979年开始实施“人与生物圈计划”以来,中国已有长白山、鼎湖山、神农架、武夷山、九寨沟、西双版纳、卧龙、白水江、黄龙、高黎贡山、宝天曼、塞汗乌拉等20多个生物圈保护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世界生物圈保护区。这既表明人与生物圈计划在中国正不断地深入发展,同时也表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发展已引起国际上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