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 创新人才如何打造
  • 美公司推出可显示10亿种色彩的电视芯片技术
  • 法国研制成高性能降噪墙
  • 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可燃冰
  • 科学家点二氧化碳成金刚宝石
  • 我国新一代高空气象雷达研制成功
  • 大蒜炸弹摧毁鼠癌细胞
  • 可吃电子垃圾的等离子体处理炉研制成功
  • 国家推出创新能力培训体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电磁波竟被锁进神奇立方体<%=id%>

    据日本《朝日新闻》1月7日报道,日本信州大学、大阪大学和筑波物质材料研究所联合研究小组开发出了能把电磁波储存在充满空洞的立方体中的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将来不仅能够制造出储蓄光的“光池”,还可用来储存电磁波,将其转变成电能。该小组同时表示,下一步他们将致力研究白天储存光能夜间释放使用的“光池”,用空中电磁波作电源的手机等实用技术。
        研究小组使用的立方体被命名为“光的分形体”,由掺有氧化钛粒子的环氧树脂制成,27毫米见方、重9克。用各种频率的电磁波照射该立方体时发现,频率为8千兆赫的电磁波既没有穿透也没有反射,而是被储存在空洞中。照射停止后,电磁波仍在分形体内部停留了1000万分之一秒。用不同大小的分形体试验发现,根据立方体的大小和材质不同,所储存的电磁波的波长也有所不同。

        储存电磁波和光的研究一直以光结晶研究为中心。但光结晶技术很难实现小型化,而且光的储存时间比“光的分形体”短。今后利用这一技术不仅能够发明出与电池一样的“光池”,也可开发出防止电磁波干扰的材料,用于军事隐形技术。利用电磁波转换为热能的原理,还可开发出高效加热炉和开发利用加热克制癌症的治癌法。

        研究人员表示,电磁波在立方体内部停留的时间虽然很短,但在该时间内超级计算机能完成数万次运算,足以进行数据保存。因此,这项技术有望应用于电子计算机和光计算机领域。同时,理论上讲光波也能被“锁定”于这种立方体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