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创造性思维与创新教育
  • 创新人才如何打造
  • 美公司推出可显示10亿种色彩的电视芯片技术
  • 法国研制成高性能降噪墙
  • 二十一世纪的新能源——可燃冰
  • 科学家点二氧化碳成金刚宝石
  • 我国新一代高空气象雷达研制成功
  • 大蒜炸弹摧毁鼠癌细胞
  • 可吃电子垃圾的等离子体处理炉研制成功
  • 电磁波竟被锁进神奇立方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创新的可复制性<%=id%>

    摩托罗拉公司曾经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某项目组的设计人员经过立项、研究,投入了很大的人力物力终于把一个设计方法研究出来,却发现这个课题早在两年前由公司其他项目组的人研究出来并申请了专利。一个公司内部尚且发生研发撞车事件,整个社会、整个世界范围,类似现象就更是多不胜数。

       不能对已有知识循环利用,不只造成大量金钱及时间的浪费,更重要的是,有时难以发挥创新性,造成研发无法突破。毕竟,创新不是凭空造,需要若干知识的积累。在亿维讯公司主题“基于知识的创新”的研讨会上,大多数企业的研发人员或技术人员普遍反映,目前困扰企业研发的主要问题是成本高、周期长、创新能力不足。创新能力不足是其中的根本因素,其原因之一是研发人员对于企业内部已有知识和技术了解不够,从而导致部分工作重复,造成资源浪费;二是缺乏对外部新知识和新技术(如专利)进行及时了解的手段,从而不能够很好地借鉴其他领域的技术方法;三是缺乏一个可以将“知识积累→知识应用→创新→新知识积累”的过程系统化、流程化的方法和工具。在做某个研发时,基本从“零”开始,影响创新和研发的进程。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文明发展,世界范围的专利成果有几万条。如何从海量的专利成果中选出有价值的信息为己所用?企业人员不断变换,怎样把已有员工的知识留下来?显然这些困难仅靠人脑去解决是不够的,需要借助一些辅助手段。CAI就是辅助创新的一项工具平台。Pro/Innovator 2005是亿维讯针对此问题研发的计算机辅助创新设计平台(CAI),其中的智力资产管理功能,能帮助使用者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有机整体,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全面有效的可用资源,包括各个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利、基于本体论构建的创新方案库等,从而帮助工程设计人员在研发中打破思维定势,拓宽思路。

       “最好的创新就是不需要创新”,此说虽有失偏颇,但每个人一生中所掌握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实现“更高层次”的创新,的确不是冥思苦想、灵光闪现能实现的。借助CAI平台,创新就变成了一项有术可依、有律可循、常人可做的普通技术工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