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创新的可复制性
  • 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Pro/I中的技术矛盾解决矩阵
  • CAI在国内的发展与现状
  • 安全——工程设计永恒的话题
  • 创新有道——CAI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 信息化建设之需求——CAI技术及其现状
  • 我国新一代高空气象雷达研制成功
  • 大蒜炸弹摧毁鼠癌细胞
  • 可吃电子垃圾的等离子体处理炉研制成功
  • 电磁波竟被锁进神奇立方体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创新的革命<%=id%>

    企业只有两种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现代管理之父彼得·杜拉克 

      创新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领域,但创新作为一个概念,最初是以技术创新的概念出现的。技术创新也最为重要,其他创新大多由技术创新推动,或与技术创新有关。有关技术创新最早的概念是由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在其著作《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首先提出的,此书在1934年译成英文时,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熊彼特把创新概括为发明的首次应用。可以说,“创新”就是“抛弃旧的,创造新的”,即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独特的、新颖的、打破常规、能够带来改进(甚至是微小的)却富于成效的见解或思维。现在一般对技术创新的最简单、最直观的表述是:技术创新是科技新成果(包括概念、发现、发明和其他成果)转变成一种新的或改进的能够带来经济收益的新技术或新工艺。广义的创新除了技术创新外,还有知识创新、制度创新。至于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教育创新等则是创新的基本义在这些领域的延伸。

      进入21世纪,创新更是成为人们讨论最多的话题,“创新”一词也成为各种媒体中最常见的词汇。随便翻开一份报纸或打开电视,我们几乎都能够看到或听到“创新”这两个字眼;在Google中键入“创新”一词,得到的与之相关的结果总在5,500,000项左右。在这个科学与技术、思想与文化高度发展,对新理论、新工具无限渴望,但同时也渐显浮躁的年代,创新被如此重要地提及,自然有它的道理。下面这些摘自不同出版物的统计数据或许能说明些什么:

      ·与创新乏术的企业相比,创新成功的企业更有可能获得20%甚至更高的增长率

      ·如果企业80%的收入来自创新产品,坚持下去,5年内其市值就能翻番

      ·“创新程度”是衡量企业是否具有投资价值的指南针

      ·世界500强中有超过80%把“创新”作为企业理念

      但创新“究竟能够为企业带来多大收益”、“对品牌或技术的提升有多少”等却无法精确定量;“究竟如何实现创新”、“企业应该如何着手进行创新”至今尚没有一整套令所有人满意的理论。经过多年的探讨与实践,普遍认为,对于创新,企业要避免采取大张旗鼓地搞规模庞大、花费巨大的自上而下、急功近利式的“革命风暴”,希望借此能够解决企业的重大问题。恰恰相反,创新应当从尽可能细小、简单且不会给企业或品牌带来较大震荡的现实业务问题或产品改进出发,逐步地、由点及面地进行创新。就逻辑性来说,创新思维和观念在企业内部要自上而下地灌输,而创新的实施要从普通员工到企业高层、自下而上地进行,创新技能和创新理论的培训则要保持所有人都同步一致。创新的过程是可以控制的,结果是可以预测的。彼得·杜拉克早就提出,创新是“一种系统的、有目的的行动,这种行动经过精心策划与组织,不仅所追求的目标,而且可获得的结果都能够预测得到。”

      伟大的思想总是惊人的相似。上个世纪40年代中期,前苏联发明家、曾供职于海军科技部门的根里奇·阿奇舒勒(G.S. Altshuller)创建了一门理论——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TRIZ”是“发明问题解决理论”的俄语拼写“Teoriya Resheniya Izobreatatelskikh Zadatch”的缩写。TRIZ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引入最少的外部资源消除创新过程中遇到的矛盾而使系统向理想状态发展”,基于这一思想,TRIZ发展了一种崭新的分析式的思维方法,即“将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加以考虑,对问题着手解决之前首先勾画出理想的解决目标,进而设法消除创新设计过程中的矛盾”。

      由于TRIZ起源于自然科学领域,所以在建立之后更多地应用在技术创新中。在技术领域中将TRIZ的思想及思维推广开来即是以下四点:

      ·创新的本质就是不断地发现和澄清产品内在的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并着力消除它们,采用妥协折中(Trade-off)的方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矛盾

      ·TRIZ用于解决问题所包含矛盾的创新原理是基于250万件发明专利分析结果提炼出的,具有普遍性,这些创新原理为创造性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参考方向,与通常采用的试错法(Trial-and-Error Method)和头脑风暴法(Brainstorming)相比,TRIZ更加易于操作、系统化、流程化,不过多地依赖灵光乍现、个人知识以及经验进行创新

      ·其他学科领域的创新技术和方法能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但由于思维惯性以及人类自身能够掌握的知识有限,一个人只专长自己所熟悉领域的技术,而TRIZ能够帮助我们建立以创新问题解决为目的的知识库,TRIZ中的各种创新原理、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发明问题解决算法、技术矛盾解决矩阵等创新工具能够帮助我们迅速定位创新设计的切入口,从而获得突破性进展

      ·借助于TRIZ,人人都能创新,人的创新潜能是可以通过学习和训练激发的

      TRIZ的出现,给创新这一现代社会中最活跃的

      元素带来了革命。由于TRIZ还是一种分析式的思维方法,掌握之后,有助于人们在几乎所有事情中找到创新的方法。TRIZ虽然起源于前苏联,但它的发展和成熟却是在欧美国家。TRIZ提供的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创新理论,它还是一种思维模式,能够帮助我们形成一种系统的、易流程化的创新设计问题思考模式。

      经验告诉我们,一项优秀技术理论的大规模普及和应用,软件化是关键。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和成熟,基于TRIZ理论而构建的CAI(CAI: Computer Aided Innovation, 计算机辅助创新)软件技术应运而生。CAI技术的出现为TRIZ在行业中的大规模系统化应用铺平了道路。在国外,福特、波音、施乐和三星等公司早就在产品的不同阶段运用CAI软件来解决问题。同时期的一项国外的相关调查数据表明,运用CAI,在产品设计和质量改进方案的形成速度上可提高70%至300%。在中国,亿维讯集团作为世界CAI技术与应用的领跑者,将主动承担起协助中国企业提升创新设计能力的责任,积极投入到提高中国CAI技术和TRIZ应用水平的进程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