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神奇的点金术——TRIZ
  • 世界发明大王中松义郎的成功启示
  • 发明人必须注意的问题
  • 安全——工程设计永恒的话题
  • 创新有道——CAI技术在产品生命周期中的作用
  • 信息化建设之需求——CAI技术及其现状
  • 创新的革命
  • 掌握创新规律 实现科学创新
  • TRIZ理论中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TRIZ理论中的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瓶颈<%=id%>

    煤电油运全面紧张,成为近几年牵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重要制约因素。刚刚闭幕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能源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并要求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节约型社会、环境友好型社会。

      总量大、人均低

      能源通常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目前煤炭、原油、天然气、水能等是使用最广泛的一次能源,即通常意义上的常规能源,而核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海洋能等则是随着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和技术进步基础上进行开发和利用的能源,除核能外,大多数尚处于开发和小规模生产阶段。

      我国一次能源储量丰富,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达94%。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同时也是第二大能源消费国,2004年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消费19.7亿吨标准煤,今年将首次超过20亿吨标准煤。

      我国常规能源探明技术可开发资源总量超过8230亿吨标准煤,探明剩余经济可采储量1392亿吨标准煤,约占世界总量的10.1%。

      我国能源储量虽然很丰富,水能资源和煤炭探明储量分别居世界第一、第三位,但人均却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左右,石油、天然气等人均储量更是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开发和利用中的四大问题

      1.资源约束。我国是能源资源大国,但更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低。经济增长是能源短缺的基本原因,而我国经济结构趋向重工化,第二产业发展速度高于其他产业,高耗能产品增速过快,导致能源供应高速增长条件下仍出现短缺。

      2.技术约束。

      由于能源开采和使用的一些技术较为落后,导致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下。目前,全国煤矿采煤机械化程度仅为45%,远低于国际上80%-100%的先进水平。科技进步对我国煤炭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到30%,而国外已达到70%-80%。目前我国主要煤炭技术装备产品与发达国家相比,性能指标落后15年左右。

      按单位国民收入能耗比较,我国分别是日本、德国和美国的10.6倍、8.3倍和4.6倍。有很大比例的能源在开采、加工转换、储运和终端利用过程中损失和浪费掉了。

      3.制度约束。

      我国能源开采和利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资源税设置不合理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现有资源税是按固定成本价格为基数,以很低的税率收取,造成资源开发中采收率低下。

      在我国城乡既有建筑约400亿平方米,其中节能建筑只有3.2亿平方米,所占比重不足1%。

      4.环境约束

      能源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源,由于较低的能源利用效率和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导致我国环境污染很严重,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大量煤炭低效燃烧带来严重的大气污染。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SO2排放国,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30%。CO2排放占世界第二位,每年造成经济损失上亿元。

      总之,无论从能源资源的结构性短缺,还是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来考虑,我国不能再延续过去资源耗竭性的发展模式。一方面,能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坚持把节约放在首位,提高采收率,在利用上通过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另一方面,应进一步优化能源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推进煤炭洁净化利用,积极开发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