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神奇的点金术——TRIZ
  • 世界发明大王中松义郎的成功启示
  • 发明人必须注意的问题
  • 中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瓶颈
  • 科学家需不需要人文素养?
  • TRIZ与创新
  • 创新的革命
  • 掌握创新规律 实现科学创新
  • TRIZ理论中的技术系统进化法则
  • TRIZ理论中的创造性问题分析方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TRIZ--冲突理论<%=id%>

    "冲突"普遍存在于各种产品的设计之中。按传统设计中的折衷法,冲突并没有彻底解决,而是在冲突双方取得折衷方案,或称降低冲突的程度。TRIZ理论认为,产品创新的标志是解决或移走设计中的冲突,而产生新的有竞争力的解。设计人员在设计过程中不断的发现并解决冲突是推动产品进化的动力。 技术冲突是指一个作用同时导致有用及有害两种结果,也可指有用作用的引入或有害效应的消除导致一个或几个子系统或系统变坏。技术冲突常表现为一个系统中两个子系统之间的冲突。 通过对250万件专利的详细研究,TRIZ理论提出用39个通用工程参数描述冲突。实际应用中,首先要把组成冲突的双方内部性能用该39个工程参数中的2个来表示,然后在冲突矩阵中找出解决冲突的发明原理。 TRIZ中的发明原理是由专门研究人员对不同领域的已有创新成果进行分析、总结,得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指导不同领域的产品创新都有重要参考价值。在对全世界专利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Altshuller等提出了40条发明原理。实践证明这些原理对于指导设计人员的发明创造具有重要的作用。 Altshuller的冲突理论似乎是产品创新的灵丹妙药,实际在应用该理论之前的前处理与应用之后的后处理仍然是关键的问题。下图表明了问题求解的全过程。

      可把上述技术冲突解决原理具体化为12步:

      1. 定义待设计系统的名称;

      2. 确定待设计系统的主要功能;

      3. 列出待设计系统的关键子系统、各种辅助功能;

      4. 对待设计系统的操作进行描述;

      5. 确定待设计系统应改善的特性、应该消除的特性;

      6. 将涉及到的参数要按标准的39个工程参数重新描述;

      7. 对技术冲突进行描述:如果某一工程参数要得到改善,将导致那些参数恶化;

      8. 对技术冲突进行另一种描述:假如降低参数恶化的程度,要改善参数将被虚弱, 或另一恶化参数被加强;

      9. 在冲突矩阵中由冲突双方确定相应的矩阵元素;

      10. 由上述元素确定可用发明原理;

      11. 将所确定的原理应用于设计者的问题;

      12. 找到、评价并完善概念设计及后续的设计。 通常所选定的发明原理多于1个,这说明前人已用这几个原理解决了一些特定的技术冲突。这些原理仅仅表明解的可能方向,即应用这些原理过滤掉了很多不太可能的解的方向。尽可能将所选定的每条原理都用到待设计过程中去,不要拒绝采用推荐的任何原理。假如所有可能的解都不满足要求,对冲突重新定义并求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