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艺术创新活动中的科学作用
  • 科技大师创新成功的奥秘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能
  • 儒家文化阻碍科技发展吗
  • 微软的深化研发战略
  • 再敲一次门
  • 轮胎设计中的仿生学
  •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 用谎言作钓饵
  • 灵感思维是一种高级自动编程思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中国科技落后的严峻态势<%=id%>



      中共十六大指出,中国要实现现代化,必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发挥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注意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已有25年GDP一直保持9%的高增长,如果未来15年继续保持如此高增长,那么中国将创造连续40年保持高增长的奇迹,中国现代化就大有希望。北京科技界人士认为,要使这个希望变为现实,关键在于发展科技、发挥科技的作用。
      
      公众科学素质甚差
      
      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编制了七次科技发展规划,在以科技促经济方面发挥了作用。新的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目前已经进入纲要起草编制阶段,在这之前,近2000名专家对中国科技发展的总体战略和许多重大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以人为本、自主创新、重点跨越、引领未来”16字,作为中国未来科技发展指导方针建议。
      过去,科技发展更多地强调“为经济建设服务”,相对忽略了环境污染、人民健康与卫生、区域协调发展等与人息息相关的问题,这次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战略研究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成为科技发展的基本思想。坚持以人为本,自然包括对科技人才特别是杰出人才的重视,包括对提高公众科学素养的清醒考虑。中国科协今年年初公布的2003年中国公众科学素质调查表明,目前中国达到公民科学素质标准的人口比例仅为 1.98%,即100个人中只有两个人具备国际通用标准衡量的科学素养,与发达国家相比落后了15至20年。
      进而言之,由于当今科技全球化加快, 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创新成为后发国家寻求突破与跨越的根本途径。而近十多年来,发达国家普遍改变了长期对科技发展的不干预政策,大幅度增加研究经费,把争夺科技制高点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点。
      
      重点领域尚待突破
      
      面对发达国家咄咄逼人的发展态势,中国更应加快树立自主创新的信心与决心。自主创新,一是加强原始性创新;二是加强集成创新;三是在广泛吸收全球科学成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充分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当今科技发展一个显著特点,是新兴学科、边缘学科不断涌现,技术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的进程不断缩短,高新技术产品和产业层出不穷。正因如此,中国有可能在广泛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在具有相对优势的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
      未来全球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主要,集中在以下几大领域:信息科学和技术、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能源科学和技术、环境科学和技术、材料科学和技术、纳米科学和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中国应结合这一趋势和国情,优先发展信息、生物、纳米和新能源等四大领域的科技。以信息科技来说,它是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主导力量,是知识型社会的基础科技。未来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领域的发展方兴未艾,极有可能引发新一轮产业革命。
      未来科技发展,尤其是信息、生物、纳米和新能源等新兴科技的飞速发展,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更为强劲的技术基础,并正在替代旧有的技术基础形成全新的技术体系。中国应当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在这些重点领域实现新的跨越,为中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提供具有强大竞争力的技术基础。
      
      自主创新能力低下
      
      中国目前面临的科技国情不容乐观,科技专家参照国际科技创新能力综合评论方法,选用12项核心指标进行计算,结果表明:2001年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在49个主要国家(占世界GDP的92%)中,居于第28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不仅如此,中国的对外技术依存度50%以上,而发达国家都在30%以下,美国、日本则仅为5%左右。面对自主创新能力如此低下的严峻态势,欲使科技发展“支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已很勉强,引领未来就更难了。
      中国近年来高科技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供给创造需求”的现象,尤其在生物、纳米、信息等科技领域表现更加突出,显示经过十数年的艰苦努力,大幅提升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在重点领域实现跨越,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不是不可以达到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