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艺术创新活动中的科学作用
  • 科技大师创新成功的奥秘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能
  • 中国科技落后的严峻态势
  • 专利路上越走越宽广
  • 家用电话遥控管理系统的设计
  • 轮胎设计中的仿生学
  • 成功的道路是目标铺出来的
  • 用谎言作钓饵
  • 灵感思维是一种高级自动编程思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从印度洋海啸谈创建《自然灾害预防学》的必要<%=id%>



      一、问题的提起
      
      2004年12月26日这天,是个使全人类悲伤和哀悼的“黑色”日子。印度洋8.8级地震引起的强烈海啸使铺天盖地的狂涛巨浪造成了周边数国二十几万人丧生的巨大灾难。在这场浩劫中罹难的儿童少年占了半数。洗劫后的海滩上尸横遍野,一片狼籍的废墟上,失去亲人的幸存者恸哭连天。昔日银沙蓝海,风光旖旎的旅游天堂,瞬间变成了惨不忍睹,令人心碎的地狱。
      人们在多年没有大的灾难的太平日子里,容易滋生对灾难丧失警惕的麻痹心态。但从上个世纪的1998年中国的那场大洪水后,笔者对于天灾(自然灾害)开始由朦胧的感觉逐渐清晰地反思到:人类除了直面人祸(战争、恐怖活动等等)之外,还面临着天灾的严重威胁。所以就在《发明与创新》2000年第2期上发表了一篇名为《21世纪的发明方向》,文中把抵御和预防自然灾害放在第一大块,提出10项。在其中第10项“最有效地防治死亡率较高的传染病的方法”,已为2003年发生的 SARS和禽流感证明决非杞人忧天。而其中的第4项就是“抵御海啸、台风的设施”,又被刚发生不久的印尼地震、海啸证明。超前的忧患意识是完全必要的。震惊世界的巨大自然灾害向我们提出了挑战,这就要看人类能否较早一些提前预测、预见到即将发生的灾难,及早地采取预警和疏散、转移措施,从而把人员伤亡降到最低限度。
      
      二、创建“预防学”的必要性
      
      从1998年厄尔尼诺造成的中国南北大洪水,到2003年流行的SARS和禽流感,以及最近的印度洋地震、海啸,这些不争的严峻事实都向我们表明:重大自然灾害不仅仅是向发生灾难的局部地区和国家发出的挑战,而是向我们生活在地球上的全人类提出的挑战,这是一个需要我们全人类共同关注、高度重视和郑重对待的全球战略性的重大课题。
      这次印度洋地震、海啸发生后,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一些发达国家的地震、海啸专家说,他们负责的是太平洋地区和国家,而印度洋的一些国家、地区不在太平洋地震、海啸的预警范围,而遭受海啸袭击的地区和国家预警的机制既不完善,预警的设备也不先进,关键是预测水平落后,不仅如此,而且从上到下基本上处于歌舞升平、毫无警惕防备的麻痹状态,非常缺乏防范教育和防范意识,即使连海啸到来前大量鱼群涌上海滩的异常先兆皆熟视无睹,毫无觉察。还有,由于海啸发生在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所以很多个人和集体都没买保险,因此,大灾过后的巨大经济损失因无保险赔偿更是雪上加霜。若干城乡的建筑、道路被海啸摧毁,这些经济上遭受的损失、破坏虽然可以通过灾后重建和其他国家的援助逐渐得到恢复,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二十几万人的遇难,又怎补得了?
      最近在印尼召开的有数十个国家首脑参加的峰会,是专门研究解决这次地震、海啸造成的一系列问题的重要会议。
      为了预防地震、海啸这类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笔者认为有必要创建《自然灾害预防学》。这门新的学科从基础理论上首先要解决防灾避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问题。
      ——在这门新学科中,不仅仅只是预测、预防地震、海啸这些自然灾害,而是要预测、预防能给人类的生命、财产造成危害的所有自然灾害,这个范围是很广泛的。
      ——在这门新的学科中,人们视野的拓展将会达到超前性的空前境界,如海纳万川般地博采各方面预测、预防自然灾害的意见、建议,包括闪耀思想智慧的先见之明和远见卓识的奇思妙想,把各门学科专家、学者的科学知识和研究结晶汇聚在一起,形*类防灾避难空前而有效的合力。
      ——在这门新的学科中,包括预测、预防地震、海啸、火山爆发、雪崩、山崩,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龙卷风、沙尘暴、井喷、瓦斯*、赤潮,因干旱炎热引发的森林火灾、陨石、流星群对地球的碰撞、太阳耀斑对地球的影响、SARS、禽流感及其他潜在尚未爆发的瘟疫等等,如果经研究证实核试验能诱发地震、海啸,破坏地壳和大陆板块结构,那么也应禁试。
      ——“自然灾害预防学”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它的创建对于人类系统、全面地认识自然灾害和预防自然灾害具有重要的作用、价值和意义。它既是当世所需,又是关系到我们人类子孙后代利害的学科。因为只要地球存在一天,人类在地球上生活一天,就难以排除灾难发生的可能性,就有预防灾难的责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