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艺术创新活动中的科学作用
  • 科技大师创新成功的奥秘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能
  • 中国科技落后的严峻态势
  • 专利路上越走越宽广
  • 家用电话遥控管理系统的设计
  • 从印度洋海啸谈创建《自然灾害预防学》的必要
  • 日本的海洋能发电
  • 关注冷光源 引领新时尚
  • 灵感思维是一种高级自动编程思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日本确定十大科技战略等<%=id%>



      为加强国你竞争力,实现科技立国,日本近日确立了未来十年将重点开发的十项国家基础技术,力图在超级计算机、测量、海底探测技术等方面达到世界最高水平。由于在生物工程、纳米技术等先进科学领域,日美欧正进行激烈的竞争,因此日本认为应该列出重点战略目标,把预算和人才等有限资源有效运用到这些领域。日本政府将把基础技术十大战略列入2005年度制定的“第三期科技基本计划”中,同时举全国之力进行研发。
      基础技术重点战略目标是科技和学术审议会(文部科学相的咨询机构)下属的基础技术战略推进委员会提出制定的。
      《读卖新闻》说,该委员会强调“我国的活力和在国际社会的地位源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并认为:①应该维持和发展具有较高竞争力的领域;②在影响较大的基础领域,要追求先导性;③保护国民的生命、财产和社会基础设施。该委员会从这些观点出发,具体列出了要力争开发的基础技术。
      由于要快速发展生物工程和纳米技术(如根据基因解码开发新药及新材料的设计)需要具备高精度模拟试验能力,因此超级计算机被置于重要地位。具体目标是,使海洋研究开发机构横滨研究所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的新一代机型于 2010年前开发问世。
      测量技术对于针对一纳米以下物质的三维观测和加工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各国都在竟相发展测量技术。基础技术战略推进委员会指出,拟在2010年前开发出使用放射线的世界最高性能的分析解析设备。
      从发现能源资源和有用微生物。弄清海底地震发生机制的角度看,海底探测值得重视。日本计划在2010年前开发出高水平机器人技术,以实现在世界最深处进行探测。
      在太空开发领域,日本将继续发展基础火箭技术,并计划在2015年完成太空运输系统,实施从人造卫星发射到行星之间运输的多种太空活动。
      
      美国孵化出12项新技术
      
      为了培育出来来10年至40年太空探索新技术,美宇航局“先进概念研究所”已选出12项探索宇宙的新技术,进行首期孵化,每项的资助资金为7.5万美元。首期孵化评估后,其中的5顷会进入第二孵化期,继续获得每项40万美元的资助。
      这12项新技术是:等离子束太空飞行器——利用磁化能束进行推进的新型太空飞行器;月球天文台——建在月球南极的液体透镜望远镜;地球测绘器——部署在太空中以研究地球的探测器群;火星植物——通过遗传工程改造可在火星上生存的植物;月球屏蔽物一保护月球基地不受辐射伤害的屏蔽物;新型行星照相仪——在太空中可直接观测遥远行星的巨型针孔照相机;太阳能动力一通过高效激光系统获取太阳能的太空太阳能收集器;防护性磁体——保护太空旅行者不受辐射伤害的超导磁体;纳米制造——建立纳米尺度工厂,以制造人类使用的产品;深空通信——利用量子态的“纠缠”实现超远距离的通信;月球电梯——挂在太阳能驱动的飞船上,将从月球开采的材料运送到地球轨道;行星探测器——一组可重复装卸的浮力驱动滑翔机和对接站,以探索土星的泰坦卫星和金星等稠密大气行星。
      于1997年成立的“先进概念研究所”已对太空电梯资助了若于年。使用太空电梯呵降低将负载送入太空的成本。利用火箭,将每磅负载送入太空的费用为1万美元,而利用太空电梯则每磅仅需花费100美元。获得宇航局资助、研发月球电梯的皮尔森说:“在月球上建太空电梯可能更容易,因为月球引力比地球弱,且月球轨道上没有会使这种电梯折断的‘太空垃圾’。”他还说:“最理想的是采用钠米管制造缆绳,但目前这种缆绳并不存在。现有的聚合物纤维强度已足够强,它足以负担起缆绳的自重。”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植物学家波斯正研发适应于太空环境生长的植物。他正将地球上极冷、极热或严重缺水等环境下植物的基因,转移到烟草植物细胞中,以期培育出耐恶劣条件植物。弗罗里达州理工学院宇航工程师伍尔西,希望设计一种能飞过金星或土卫六稠密大气的滑翔机,利用膨胀和收缩以增加或减少浮力,从而使这种飞行器能爬升或下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