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营销获胜秘籍集锦
  • 科技大师创新成功的奥秘
  • 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风能
  • 中国科技落后的严峻态势
  • 专利路上越走越宽广
  • 家用电话遥控管理系统的设计
  • 从印度洋海啸谈创建《自然灾害预防学》的必要
  • 日本的海洋能发电
  • 关注冷光源 引领新时尚
  • 日本确定十大科技战略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成功不能照搬<%=id%>



      人们容易被失败吓昏头脑,也容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迪斯尼公司在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直至在日本相继获得了巨大成功之后,其高层人士开始谋划向欧洲扩张:首先在巴黎投资44亿美元,建立一个占地5000英亩的迪斯尼乐园,并配有6家宾馆和5200个房间;然后,再建立第二个、第三个迪斯尼公园。
      迪斯尼公司对自己的如意盘算心满意足,仿佛可以看到滚滚而来的人流和财源。既然在有2.5亿人口的美国,迪斯尼乐园每年可吸引4100万的游客,那么按照同样的比例,在有3.7亿人口的欧洲,每年就可吸引6000万的游客,这应当没有任何问题,更何况欧洲人比美国人有更长的假期。比如,法国和德国雇员的假期一般是五个星期,而美国雇员的假期只有两个成三个星期。但是迪斯尼公司忘记了美国经济学家特伯的论断:“数字是死的,情况是活的,在数字中找不到安全。”在1987年至1991年间,3个耗资巨大的欧洲迪斯尼乐园相继在法国开放。迪斯尼乐园的门票是42.25美元,比在美国的门票价格还高;宾馆一个房间一晚是340美元,相当于巴黎最高档宾馆的价格。结果怎么样呢?完全出乎迪斯尼公司的意料之外:到欧洲迪斯尼乐园的游客,只相当于到美国佛罗里达迪斯尼乐园的1/3。在佛罗里达迪斯尼乐园的游客通常要住上四天,到欧洲迪斯尼乐园游客最多也只能住两天。许多游客精打细算,一大早来到公园,晚上在宾馆住下;第二天早晨先结账,再回到公园游玩。宾馆的入住串仅仅为50%。乐园开放时正值欧洲严重的经济衰退,游客比以往要节俭得多,许多人自己带饭,根本不进迪斯尼宾馆就餐。一名来自法国南部的女游客,在和丈夫,三个孩子游玩了两天之后心痛地说:“迪斯尼乐园是一个无底洞,每当我们游览时,总有孩子吵着要买东西。”
      到1993年12月31日,欧洲迪斯尼乐园累计亏损已达到60.4亿法郎。为了挽救奄奄一息的迪斯尼乐园,公司从60家银行贷款29亿美元,利率高达11%。因此,迪斯尼公司负债沉重,已不能靠经营来弥补由于利率的上升而增加的费用,寻求新贷款的交涉也变得步履维艰。迪斯尼公司不得不进行认真的反思:为什么会事与愿违呢?原来谋划和经营上的错误,主要是出于文化上的差异造成的。比如迪斯尼公司听说许多欧洲人不吃早餐,因此错误地缩小了餐馆的规模。一位管理者回忆说,“你猜发生了什么?几乎每一个欧洲人都需要早餐。我们要在只有350个座位的餐馆里提供2500份早餐,等待早餐的队伍长得吓人。”又如在迪斯尼乐园内不准饮酒的规定,也引起了午餐和晚餐时习惯喝酒的欧洲人的强烈不满。
      美国管理学者罗伯特·F·哈特利对欧洲迪斯尼乐园的决策进行了毫不客气的批评:“成功不能照搬。在美国和日本的成功,并不等于在欧洲一定成功。没有忧患意识,乃是最大的忧患。人们非得去你的迪斯尼乐园吗?到了那里就非得吃你的饭菜吗?即使品尝了一下。就非得到你的宾馆去睡一觉不可吗?一切脱离实际、一厢情愿的结论,都是站不住脚的。管理切忌主观自大,尤其是面对一个陌生的不同文化背景时,想不到万有一失,就难做到万无一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