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营销获胜秘籍集锦
  • 成功不能照搬
  • 让产品自己说话
  • 斐索流水实验的最新解释
  • 也谈尺缩钟慢问题兼及质速关系
  • 对大陆漂移说的异议
  • 对碳酸钙残留于食物会产生肾结石的商榷
  • 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经济又实用的普及教育
  • 造型艺术与创造能力培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中国飞艇设计师、制造家谢缵泰<%=id%>



      中国飞艇著名设计师、制造家谢缵泰,原籍广东,1872年出生于澳州的一个爱国华侨巨贾家庭。自幼聪敏,勤奋好学,善于钻研机械,深受老师的赞扬与赏识,认为长大后必成建设祖国的优秀科技人才。他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当地中学后,又以名列前茅考分进入香港皇家学院机械工程系深造,由于他从小就爱好这门专业,所以入校后如鱼得水,将全部精力如饥似渴地扑在机械工程课程上,每次考试均以优异成绩在学院里夺魁,成为全院高材生中的佼佼者。当时正处于 19世纪末叶,世界各国正在掀起一股设计制造“飞艇热”,风靡全球。法、德、英、美等欧美国家都有许多专业人员投入设计、制造飞艇。在这股追求新科技、研制飞艇的热浪推动下,精通数学、工于机械的谢缵泰亦雄心勃勃地挤入这一飞艇研制的行列。
      1894年,朝鲜南部发生东学党领导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日本利用此事件趁机派兵侵略朝鲜,占据战略要地,以实施它掠夺朝鲜和中国为首要目标的“大陆政策”侵略野心。7月25日,日军在牙山口外丰岛海面突袭中国运兵船,战争爆发。29日日军又进犯驻扎牙山的清军。8月1日中日双方正式宣战,这就是震惊世界的中日甲午战争。开战后,由于清政府北洋大臣李鸿章坚持避战求和方针,使前线清军处于被动挨打境地。1895年4月17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结束中日甲午战争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中日甲午战争以清政府割地赔款、屈辱战败而告终的消息,传到香港,血气方刚、爱国心强烈的青年学生谢缵泰义愤填膺,他在学院讲坛上慷慨陈词,愤怒谴责日寇野蛮侵略行径,并反躬自省,认为中国战败一方面是清廷腐败,另一方面是武器装备太落后。如果我国拥有像飞艇这样先进的空中军事锐器,战时既可侦察敌情、传递军事信息,更可以快速运送兵力,轰炸敌阵,稳操制空权,定能克敌制胜,日寇狼子野心就无法得逞,北洋舰队就不至于全军覆没。为此,谢缵泰下决心加紧飞艇设计与研究,以便将飞艇献给祖国,使国家强盛起来,1899年春,他几易设计蓝图,最后终于出色地完成了飞艇的设计工作,精心绘制了飞艇详细设计蓝图,开列出生产制造飞艇所需材料,并附有飞艇构造与使用详细的说明书,亲自赴京,将它呈献给清朝政府,期望能批准试制。谁料,腐败、昏庸、黑暗、闭关锁国的清廷,对于当时世界上这一最新科学技术成果都一无所知,党将谢缵泰苦心钻研的成果——飞艇设计蓝图打入了“冷宫”。谢缵泰等候了多时,仍不见回音。于是他又多次上书朝廷,陈词试制飞艇对加强中国军事实力的重要性与迫切性,可是仍然是石沉大海,杳无音讯。这无疑给勇于创新,不甘落于人后的飞艇设计家、制造家谢缵泰当头泼了一瓢冷水。正在这时,谢缵泰十分幸运地认识了英国友人墨克西。说来亦是无巧不成书。原来墨克西是位英国飞艇的研究者,他曾从事飞艇研制工作多年,但屡遭失败,始终未能制成。当他看到这位智慧过人的中国年轻的飞艇设计师谢缵泰所设计的新型飞艇设计蓝图,不禁大为惊叹,为此决定资助谢缵泰实现新型飞艇制造工程,使中国飞艇飞上蓝天。两人情投意合,一见如故。在英国友人鼎力资助下,谢缵泰采用了当时最新的科技成果,以铝合金为支架,电动机作动力,以螺旋桨作推进器,终于顺利地制造出一艘硕大呈纺锤状橄榄球式极为壮观的新型飞艇,并将它命名为“中国号”飞艇。飞艇上悬挂着中国黄龙国旗,以表达他对祖国无限热爱的赤子之心。
      “中国号”新型飞艇试飞那天,设计师谢缵泰与英国友人墨克西都在飞艇驾驶舱,那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和风拂面,观看的人山人海,在祖国领空遨翔着中国入自己研制的“中国号”新型飞艇,穿云入霄,迅速、平稳地飞行着,中国黄龙国旗迎风招展,大有使积贫积弱、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感到扬眉吐气之自豪感。中国人的智慧并不逊于“洋人”。在场观看的人群不禁为之欢腾,振臂高呼“中国万岁!中国万岁!”当时上海《新闻报》、《申报》、《宇林西报》、香港《中国时报》、《循环日报》及国外《纽约时报》、《泰晤士报》等传媒都纷纷作了专题报道,大长了中国人的志气。但是,遗憾的是,由于清廷的腐败与黑暗,谢缵泰试飞成功后的“中国号”新型飞艇科研成果,仍未能得到重视与支持,因为缺乏资金,没有一家工厂愿意接受制造飞艇任务,在军事上始终没能充分发挥它空中军事利器应有的威力。但谢缵泰第一人独自研制“中国号”新型飞艇试飞成功,毕竟给中国航空工业史上留下光辉的难忘的史实与创新纪录。
      从谢缵泰研制“中国号”新型飞艇试飞成功到今天,随着岁月的飞逝,时代的更替,转眼间已有一百多年了,现在中国正在和平崛起,亿万中国人民正在以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主义壮丽事业的建设中,中国神舟五号飞船圆了中华民族千年的飞天梦,中国已成为继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拥有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在腾飞。现在重温中国飞艇的第一个研制者谢缵泰克服重重困难、在航空事业上勇于创新、不落人后的英雄事迹,别有一番辛酸滋味与重要意义。飞艇在19世纪末叶,曾显赫一时,后来逐渐被飞机所取代,从而在航空领域退隐得无影无踪。但鉴于飞艇它本身具有飞机无法替代的许多优点与长处,诸如巨大的外力,町在高空长时间悬行,重量较轻,燃料较省,运费较低,所以近年来有不少国家航空设计师们对新世纪飞艇制造发生浓烈兴趣,力图使飞艇东山再起,重返蓝天,充当空中客车运输的重要角色。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