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湖南发现世界最老的稻谷 人类稻作起源前推三千年等
  • 蟑螂非十恶不赦
  • 隐身衣是怎么回事等
  • 斐索流水实验的最新解释
  • 也谈尺缩钟慢问题兼及质速关系
  • 对大陆漂移说的异议
  • 对碳酸钙残留于食物会产生肾结石的商榷
  • 数学分析教学中如何培养创新能力
  • 经济又实用的普及教育
  • 造型艺术与创造能力培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我的发明路<%=id%>



      一、发明念头的产生
      
      提起上厕所人们就会联想起,厕所里有一个冲水槽,墙上有个大水箱,每次排放水,便会发出“哗啦啦”的冲水声。
      四年前,我与这厕所的冲水声结下了不解之缘。那时我在想,这样冲下去,千年要浪费多少水啊。从那起我就产生斗个念头,能不能设计一套控制装置,对宙进行有效的控制?带着这个问题,我决走对乌鲁木齐的公厕和厂矿、学校、医院的厕所进行一次社会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发现,一个厕所有一只或两只大水箱,水箱注满水就自动排放,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真叫人痛心。仅一个男女厕所一年就耗费水6220.8m3—8294.4m3
      这样一个简单的结果可还真来之不易。别人在周日节假日逛大街,进商场购物,而我在上衣口袋里装上一些零钱,专钻厕所搞研究。进了厕所先看看供水管路,用压力表检测供水压力,用秒表检测水箱注放水时间,用尺子测量水箱体积。将检测数据一一记录在笔记本上,而后计算出这个厕所的耗水量,有时一个厕所一进去就几个小时。到学校厕所了解作息时间,观察学校人员入厕情况,到医院了解病员人数、医护、陪护、探视人员入厕情况。在研发初期,我走遍了乌鲁木齐厂矿、学校、医院、商场。艰苦的调查之后,除归纳出《槽式冲厕耗水量一览表》外,还写出了《不同类型的冲厕解析》及《节水型程控冲厕装置调查、可行性报告》。
      
      二、程控节水冲厕装置的研制
      
      经过大量的市场调查后,我就决定研究制作电控装置,先设计电路图,传感器、机壳到执行传动部分均进行了一次次的改进,最后才确定出可行的方案,那就是采用电气闭电子延时传感器控制。经过近一年的实验、改进、再实验、再改进。这样反复十几个周期,终于研制出第十六款机型,该机先后在家中进行了近百次实验。刚开始实验很费水,家里水费猛增。后来我想出不浪费水的好办法,我买了个小水泵,用泵给水箱循环注水进行实验。在那实验的日日夜夜,家里,是一个小工厂,从凉台到客厅、走道门口全是乱七八糟的铝材、管材、管路配件、电路板电子元件、电钻、台虎钳、锯子、锉刀、电烙铁等工具及仪表。
      为了研制节水冲厕装置,我在三年前打报告要求内退了,内退工资只有 65%。三年的调查研究,弄得家庭经济捉襟见肘,为此,爱人常有怨言,倒是在中国科技大学读书的儿子很理解我的心情,时常打电话或写信关心支持我。暑假和寒假回来也与我一同研究。为了将研制进行下去,我舍不得坐公交车,省下钱买器材和元件,那时我还经常到华凌铝材市场与别人讨要锯下来的边角料。现在想起往事我心里情不自禁在流泪。
      
      三、推广之路漫漫
      
      第十六款样机试制出来,我开始找单位试用。那段时间父亲因病住进新疆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二科,由此认识了该料张护士长,并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她。张护士长介绍说:“卫生间的那两个大水箱一个月就耗掉几百立方水,我们各科都是单独核算,这样冲水真是受不了。为了节约水,我们在每晚23点,就由值班护士将水箱进水开关关掉,第二天早晨再打开。”她当时就同意试用。 2003年3月5日,我在女厕安装了程控节水装置,在水箱进口处安装了新水表。男厕没装程控装置,也同样在水箱进口处安装了新水表,为了检验试用效果,我每隔一周抄表一次,经四个月抄表,结果终于出来了。男厕没安装程控装置,每晚 12点后将进水开关关掉,四个月用水 1060m3,平均月用水265m3。女厕安装了程控节水装置,每晚不用关进水开关,四个月用水302.3m3,平均月用水76m3,节水近70%。后来找又在乌鲁木齐市五十三中安装试用,采用同样的方法采集数据,并进行比较,节水76%。市水务局、市节水办于2003年10月23日召开了该项技术节水性能鉴定及推广使用专题座谈会。
      程控节水冲厕装置试用结果出来了,鉴定及推广使用座谈会也开过了,下一步就是找市场推广该项技术。我带着资料,走了许多单位,有的感兴趣、有的观望、有的冷漠。一个技术韵推广中就像是一场马拉松,是很艰难的。明知推广之路艰难,但我还是一定要走下去,我想我的路是不会白走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