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去南极采陨石
  • 人体细胞的忠告
  • 金属国特异功能表演
  • 天外来劫
  • 第四态炸弹
  • 学习的动力等
  • 新世纪都市等
  • 被遗忘的角落
  • 未来终将实现的五项技术
  • 发现号平安归来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体验科学 健康成长<%=id%>


      2005年8月3~9日,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在北京隆重举行。本次大赛的主题是“体验科学健康成长”,来自全国各地共34支代表队的509名青少年选手和150名科技教师以及世界各地的观摩代表参加了此次盛会。
      
      人人参与话创新
      
       8月7日,已经是大赛的第5天了,但观众和选手的热情丝毫未减,他们在各个展厅里尽情享受着创新中的乐趣。
       在机器人展厅,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动手做试验。一个6岁的孩子坐在妈妈的腿上认真地拼装着汽车。有位家长更是花3000元为没能前来参观的孩子买了一套机器人套装,她说:“孩子上高中了,很喜欢机器人。”
      展览会中有许多家庭都是全家出动,一同感受大赛的创新精神,家长们说:“我们主要是想让孩子学点东西,将来有机会也参加比赛,拼搏一下。”
      作为大赛的主角,选手们自然更加卖力,他们用自己的作品表达着一种全新的创新理念。
      
      重庆选手的小发明
      
      来自重庆的小选手王一鸣,现在是初一的学生。他发明了“电子信箱报知器”,这种“电子信箱报知器”能够随时告知人们电子信箱里是否有信、有多少封信。它的做法和工作过程很简单:将一个光敏电阻、一个发光二极管、一个电子显示器组装起来,然后将它们接到电脑上去,当有邮件时,电子显示器就会显示出来,非常方便。
      王一鸣是个自信又勤奋的人,先跟老师学习了电学知识,然后动手制作。在大赛上展示的是他第二次努力的成果,让许多参观的人羡慕不已。王一鸣说他崇拜的科学家是爱因斯坦,座右铭是:“机会不是等来的,是争取来的。”
      
      发条短信就可命令家电工作
      
       想在未进家门时,房间就为你预备热水吗?如果忘记带钥匙怎么办?澳门工联职业技术中学的陈瑜勇同学发明了一种“遥控家居系统”,只要用手机发送一条小小的短信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陈瑜勇向记者演示了这套先进的“家居系统”:他完成信息传输的操作后,“房间”内的制冷空调立刻输出冷气,台灯也能随心所欲地开和关……这真是一个奇妙的作品。随后,他向参观者介绍了自己这个创意的由来:“有一回,我们学校考试,我跑回家拿书复习,走到家门口却发现钥匙没带,当时就在想,要是有个工具能控制开门、关门该多好!想到这里,我的灵感一下子迸发了出来。”最后,他说:“有想法,就有希望。”
      
      9岁的蛋壳颜色研究专家
      
      小男孩一脸的稚气,让人很难相信他是本次大赛的选手。
      小男孩叫邓斯舜,来自湖北武汉,在华中农业大学附属学校念小学四年级。邓斯舜为大家奉献的科技创新作品不是小发明,而是小“发现”。他要告诉人们,不同颜色的鸡蛋在“本质”上有些什么区别。
      那么,绿色蛋壳的鸡蛋是不是更有营养?鸡蛋是大点好还是小点好呢?这一切疑问,都可以向这位小研究员请教了。
      在回答老师提问时,邓斯舜似乎并没有表现出紧张和“怕生”。他告诉老师,他是在生活当中发现这个选题的。“我跟奶奶到市场买鸡蛋,发现人们挑选不同颜色的鸡蛋,就想弄清楚不同颜色的鸡蛋到底有什么不同。所以,从去年开始我选择了不同颜色的鸡蛋做实验……”
      通过对比测试,邓斯舜得出了关于蛋壳的一系列结论。在白、绿、粉、褐四种颜色的鸡蛋中,绿色蛋壳的鸡蛋最小,褐色蛋壳的鸡蛋最大。绿色蛋壳的鸡蛋是由土鸡所产,所以个体小,质量也小。在蛋白比例对照上,绿色蛋壳的鸡蛋也最低,褐色蛋壳的鸡蛋最高。另外,如果把下这四种颜色鸡蛋的鸡放在相同条件下饲养,所产的蛋的成分就不会有多大区别。
      评审老师以挑剔的眼光给邓斯舜的研究报告提问,不时露出微笑。参观的人群也不时地说:“真是难能可贵啊!”
      几乎每位参赛选手都能为评审老师和参观者奉献一套“精神大餐”。选手们将自己的智慧充分凝结在一个个小发明、小创造上。一件件冰冷的实物,因为选手们的创造而变得温暖、可爱。
      
      国外选手的创新作品
      
      本次大赛中,主办方邀请了丹麦、韩国、美国、日本及纳米比亚等几支国外代表队来参加作品展示。在英特尔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中获得中国科协主席奖的外国选手也来到了现场,与参赛的小选手们“同台献艺”。
      这些外国选手利用自己的课外时间进行研究,选题领域比较新颖,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比如:地理测位仪的拓展,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改进,如何利用细菌改变劣质土壤、提高农作物的产量,通过人眼虹膜识别个人ID身份。不过国外选手对中国的科技发展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丹麦的领队说:“这样的活动很有意义,中国不光经济发展很快,科技也很棒,为中国青少年提供这样的平台很好!”
      在为期7天的竞赛中,所有参赛选手通过公开展示、专家问辩、素质测评、技能测试等活动,经过评审委员会科学、严格、公正的评审,共评出优秀科技创新项目一等奖66项、二等奖156项、三等奖179项,优秀科技教师10名,优秀科技实践活动一等奖17项、二等奖47项、三等奖77项,优秀少年儿童科学幻想绘画一等奖58幅、二等奖128幅、三等奖206幅,省级优秀组织单位15个。同时,还评出了中国科协主席奖3项、英特尔英才奖20项、青少年科技发明奖5项、青少年科技创新奖5项、科技新苗奖8项以及其他各类专项奖。
      许多参赛选手在第20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成长了起来。我们相信,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小发明家在体验科学、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健康成长。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