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昆虫可消化泡沫塑料的发现
  • 智能安全帽
  • 卷尺式电线
  • 会说话的照片
  • 非常小器
  • 行为冲动害处大
  • 考不倒的大博士
  • 零距离接触太空卫星
  • 新型粉笔盒
  • 方便脸盆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火柴盒显微镜 等<%=id%>



      
      上生物课的时候,大家一定都见过显微镜吧。别看它结构不起眼,通过它我们能够看见肉眼不能发现的奇妙世界。是不是自己也想拥有这样有趣的仪器呢?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自己来动手制作一台实用、方便的简易显微镜。
      制作材料:
      火柴盒外壳1个,小玻璃珠,火柴内盒2个,玻璃1小片,玻璃镜1块,胶布,胶水。
      制作过程:
      1.先把一个火柴内盒的底板挖空,留下框架。再将一端的横栏剪断,在另一端中间扎一个大小正好放玻璃珠的小孔。
      2.把玻璃珠放进去,在上面盖一张中心开有小孔的白纸,要求小孔的直径同玻璃珠的直径相等。
      3.在另一个火柴内盒底部开一个长、宽均为1厘米的小方孔,孔上粘一块玻璃片,用胶布粘牢。
      4.在火柴盒外壳有商标的一侧剪一个方孔作为光源的入射口。
      5.用胶布把镜子粘在载物台的下端,记住,镜子的作用是聚光,为观察提供足够的光线,所以镜子应该是倾斜着的。
      6.使用时,把被观察的物体放在载物台上的玻璃上,然后插入镜头架-火柴盒外壳,使小窗口朝着光源。调节火柴盒外壳的高低,就可以看清放大后的物体了。
      
      小链接:
      透镜分为两种,它们分别是凸透镜和凹透镜,其中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的作用。每块透镜都有自己的焦点(平行光线通过凸透镜后会聚的点),这个点与凸透镜中心的距离就称为焦距。当物体与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人们通过凸透镜所见到的就是物体放大的像。小玻璃珠就相当于一块凸透镜,所以你才能通过它来观察物体的内部构造。
      
      考考你
      1.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写了一本书叫做《算法统宗》,里面有一道和尚分馒头的诗歌题:“一百馒头一百僧,大僧三个更无增,小僧三人分一个,大小和尚各几丁? ”
      你能算出这道古代的考题吗?
      
      2.沈芳家的电灯突然熄灭,原来是停电了。她点上事先准备好的两支蜡烛继续复习功课,直到电又来了。现已知:(1)两支蜡烛长度一样,但粗细不同; (2)粗蜡烛可点5小时,细蜡烛只能点4小时;(3)到又来电时,一支蜡烛头还能燃烧的时间是另一支蜡烛头的5倍。
      请问,电停了多长时间?
      巧填数字
      请根据图中A、B两方格中的数字变化规律,在方格C的空白处填上适当的数字。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