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骑着梦去旅行
  • 迷路的精灵
  • 侏罗纪的小恐龙
  • 变种人入侵
  • 超大地球
  • 直升飞机很热
  • 疯狂的水仙花
  • 展望:我国空间科学的发展方向
  • 太空旅游
  • 化身刺客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父亲这样教我<%=id%>



      
      小时候,我家有一套《大英百科全书》,父亲常让我坐在他的膝上,给我读里面的章节。有一次读到了恐龙,书里说:“恐龙的身高有7.62米,头宽1.83米。”父亲对我说:“呀,让我们来想象一下,要是恐龙站在门前的院子里,那么它的脑袋可以够到二层楼的窗户却伸不进窗子,因为那比窗户还宽呢!”我很惊讶居然会有这么大的动物由于无人知晓的原因灭绝了。这样我从父亲那儿学会了“翻译”-任何东西,我都要琢磨出它们究竟在讲什么,实际意义是什么。
      周末的时候父亲常带我去卡次基山。一次,爸爸说:“看见那鸟儿了么?那是只斯氏鸣禽。在意大利,人们把它叫做‘查图拉波替达’,葡萄牙人叫它‘彭达皮达’,中国人叫它‘春兰鹈’,日本人叫它‘卡塔诺·特克达’。现在你仅仅是知道了世界不同地区的人怎么称呼这只鸟,可是其实你一点也不懂得它,我们还是来瞧瞧它在做什么吧-那才是真正重要的。”于是我又学会了知道一个东西的名字和真正懂得一个东西是有区别的。
      一天,我在玩马车玩具,马车的车斗里有一个小球。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我注意到了小球的运动方式。我问他:“爸爸,当我拉动马车的时候,小球往后走;而我把它停住的时候,小球往前滚。这是为什么?”
      “因为运动的物质总是趋于保持运动,静止的东西总是趋于保持静止,除非你去推它,这种趋势就是惯性,但是,还没有人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如果从边上看,小车的底板擦着小球。当摩擦开始的时候,小球相对于地面来说其实还往前挪了一点,而不是一直向后走。”我跑回去把球又放在车上,从边上观察。果然!
      我父亲就是这样教育我的。他一直激励我,使我对所有的科学事物着迷,而我只是碰巧在物理学中建树多一些罢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