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全息替身
  • 网络水草
  • 我们的陛下
  • 爱好昆虫的孩子
  • 奇思小发明
  • 绿色植被再生粉等
  • 昂贵的微笑
  • 未来武器,是魔鬼还是天使?
  • 天气预约站
  • 星地联手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科学的诗人<%=id%>



      
      亨利·法布尔出生于法国南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上小学时,他的口袋里从来没有少过蘑菇、蜗牛或其他植物、虫类。14岁时,法布尔外出工作以维持生计,虽然身处困境,法布尔却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从师范学校毕业之后,法布尔开始了自己的教师生涯。他坚持自学,先后拿到了自然科学学科、物理学科的学士学位,31岁时法布尔还获得自然科学博士学位。他认为:“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悟性和恒心。”
      
      为了全家的生计,法布尔到多所中学兼职讲课,他经常带领学生去观察、研究昆虫。那个时代,昆虫学家极少研究活生生的昆虫。他们把昆虫钉在木盒里,或浸在烧酒里来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却从不思考这些器官在昆虫的劳动过程中起什么作用。陈旧的研究方法,根本无法揭示昆虫世界的真相。法布尔不顾责难,大胆挑战传统,深入到昆虫的生活之中。没有实验室,他就蹲在田野里的葡萄架下,观察飞蝗、泥蜂;没有设备,他动用家里的瓶瓶罐罐造一个昆虫园,邀请蝎子、金龟子同居一室……法布尔成为第一位在自然环境中研究昆虫的科学家。
      他还具有极高的文学造诣,中学时良好的拉丁文和希腊文功底,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他穷尽毕生的精力深入昆虫世界,用朴实、清新的笔调,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写成《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栩栩如生地展示了各种小生命的食性、喜好、生存技巧、繁殖……他对昆虫的描述,既充满童心又富有诗意和幽默感。法国戏剧家埃德蒙·罗斯丹称赞说:“这个大学者像哲学家一般地去思考,像艺术家一般地去观察,像诗人一般地去感受和表达。”
      
      晚年时,法国文学界多次向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推荐法布尔,但都没有成功。为此,许多人在报刊发表文章或者写信给法布尔,为他抱不平。法布尔说:“我工作,是因为其中有乐趣,而不是为了追求荣誉。”现在《昆虫记》已被译成几十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流传,激发着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对生物学的兴趣。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