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放飞信使再访水星
  • 动物门诊
  • 奇特的古细菌
  • 绿色雪糕柄
  • 青少年肥胖与疾病
  • 蜜蜂并不是靠翅膀振动发声
  • 小飞马
  • 在自己的葬礼上演讲
  • 同桌女飞侠
  • 理解宇宙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我国成功掌握双星共位技术等<%=id%>



      
      我国成功掌握“双星共位”技术
      
      我国航天测控系统采用“偏心率和倾角矢量联合隔离法”,日前成功实现了第三颗北斗导航定位卫星与“鑫诺一号”卫星在赤道上空同一定点位置共位运行。这标志着我国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轨道控制能力取得了新的技术突破,同时为我国今后发展小卫星群、实现多星共位建立了基础性技术平台。
      地球同步轨道卫星都是在距地球36 000千米赤道上空的同一轨道面上定点运行。由于这个轨道面环绕地球只有360度,为确保卫星之间不发生碰撞和相互干扰,轨道面的每个位置上只能有一颗卫星运行。然而,随着各国发射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的数量不断增加,空间轨道位置资源日趋紧张,如何让两颗或者多颗卫星在同一轨道位置上互不影响地共位运行,已成为世界各国航天科学家们共同追求的目标。
      
      实现双星或多星共位运行,需要解决诸多高技术难题。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德国、日本等少数国家掌握了这项共位技术。
      
      将来的“黑匣子”不再是“事后诸葛亮”
      
      飞机都安装有黑匣子,目的是在飞机出现意外的时候能够寻踪溯源。现在,相同的技术也被应用在汽车上。不过,在记录数据的同时,将来的汽车“黑匣子”有可能在交通事故发生的同时,及时发出*。
      从1999年起,很多家庭用车上也安装了这种“黑匣子”。一开始,汽车生产商在车上安装“黑匣子”的初衷只是把它作为一种“安全气囊监视器”,用来记录安全气囊打开的原因。
      不过很快人们就发现汽车“黑匣子”的作用远不止如此。
      在事故发生前3秒,“黑匣子”通过感应车速的变化自动开启,记录下整个事故过程,汽车的刹车以及发动机转速等一系列数据,以及车上的人员是否系了安全带和受伤情况。
      
      鉴于汽车“黑匣子”的这些特性,人们进而希望它能兼顾事故报警器的作用。但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不同的汽车生产商给汽车配备的“黑匣子”都有自己专门的程序设置,很难与公共急救设施的程序相兼容,使“黑匣子”的作用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美国安全智能系统集团主席里卡多.马丁内斯认为,如果汽车“黑匣子”的这些事故信息能被标准化,就能实时地传送到报警台或紧急事故处理中心,并使医院和救护人员及时得到通知,做好救护的准备。
      
      我国建成全球首例干细胞系 糖尿病有望*
      
      在不久的将来,一项新技术有可能帮助中国2000多万糖尿病患者彻底“除根儿”。近日,在干细胞工程技术专家窦忠英教授主持下,我国建成了世界上首例人类胎儿胰腺干细胞系,为临床治疗糖尿病提供了“标靶”细胞,目前该“种子细胞”已经培育到第50代。
      8月8日,国家重大科技项目“人胰腺干细胞系的研究”通过专家组成果鉴定。该科研项目攻关组负责人窦忠英教授接受采访时透露,该项研究目前正处于动物实验阶段,实验结果令人鼓舞。窦忠英告诉记者,研究的最终目的是将胚胎胰腺干细胞或诱导成胰岛细胞移植到病人体内,使其发育成具有分泌胰岛素功能的胰腺细胞,帮助病人血糖恢复正常水平。窦忠英介绍说,将胎儿胰腺干细胞放置在-196摄氏度的液氮中,细胞基本停止代谢进入“冬眠”,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解冻、增殖,细胞仍然保持原有活力,经移植后的干细胞可分泌胰岛素,起到治疗糖尿病的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8月11日,在宁夏银川结束的“第七届中国西部科技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论坛”传来信息,中国经成为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
      据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院士杜祥琬介绍,目前,中国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43%左右;每年约有50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
      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面积也不断扩大。据调查,1999年,中国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面积达267万平方千米,超过国土面积的1/4。西北是中国荒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占全国沙漠、戈壁的68%以上。耕地荒漠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目前中国耕地荒漠化面积累计已达1000万公顷,约占中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同时,中国广大农村长期以来大量使用化肥,而忽视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秸杆还田”的有益做法,也使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越来越少,土壤板结严重。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