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喷水梳子等
  • 科学进步的障碍
  • 我的故事
  • 有趣的环保发电
  • 新产品大搜索
  • 植物中的侵略者
  • 挺进太空
  • 智能棋赛记录系统
  • 开信易
  • 家用电话远程控制及报警系统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考不倒的大博士<%=id%>



      大博士,我想问你一个简单的问题:为什么蜜蜂蜇过人后会死?
      
      —山东省祈南县张庄小学 王小月
      
      大博士:大家都知道,蜜蜂的尾端有一根针,这根针连着身体里的毒腺,所以它是“毒针”。毒针是蜜蜂在自然界进行自卫的武器,遭到敌人侵害时,蜜蜂会把毒针刺入敌人的身体,然后放出毒液,给敌人迎头痛击。
      不过,蜜蜂是不会轻易用毒针蜇人的,因为一旦蜇了人,它也要付出惨重的代价,很快死去。为什么蜜蜂蜇了人就活不成呢?原因很简单:蜜蜂的毒针尖端有几个倒刺,扎进人的皮肤后就拔不出来了,而毒针是和内脏相连的,当蜜蜂蜇了人飞走时,就会把毒针和一部分内脏留下来,蜜蜂失去了重要的内脏器官,过不了多久就会死去。
      大家一定看过“空中王子”阿迪力手持长杆在高空中走钢丝的情景,也一定为他的精彩技艺惊叹不已。不过,阿迪力为何要手持一根又粗又沉的长杆走钢丝呢?
      —河北唐海冀东油田石油小学
      
       易可心
      
      大博士:人的双足立在钢丝上(钢丝绳的直径只有 1~2厘米)而不倒下,是很不容易的,因为这是一种不稳定的平衡。人的重心在支轴上(轴是双足),只要重力的作用线稍稍偏离支轴,就会产生一个倾覆力矩,使人倒下来。那么阿迪力靠什么来保持身体平衡呢?主要就靠调节手中的平衡杆。
      人的双足与钢丝的接触点是支轴,当人的重心稍稍偏向右边时,就会产生一个顺时针方向的力矩,在该力矩的作用下,人会向右倾倒,此时阿迪力立即调节长杆,使之向左边移,这时长杆会对人产生一个略大于前者的逆时针方向的力矩,使人恢复到竖直位置,反之亦然。总之,阿迪力凭着他灵敏的反应和熟练的技巧,根据身体的晃动情况,不断迅速敏捷地调整手中长杆的位置,才能使人保持竖直而不至于倾倒.
      阿迪力手中握的杆不但很长,而且又粗又沉,这是为了产生一个可与人的重力相近的力矩,杆太轻太细不足以产生这样的力矩.
      上幼儿园时,老师教了我们一首歌谣:“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挂在天空放光明,好像无数小眼睛。”星星闪烁,真的是在眨眼睛吗?
      —云南省河口瑶族自治县第二中学 秦名名
      大博士:我们知道,光照射水面时会产生折射,我们就会看到一明一暗的现象。光的折射不仅发生在水中,也发生在运动的物体中。
      地球被大气层包围着。由于重力的影响,包围地球的大气密度随高度变化而变化;另外,由于气候的变化,大气层也时刻变化着。这种大气的物理变化叫做大气的抖动。大气的抖动会引起空气折射率的不断变化。
      观望某一颗星星时,星光穿过大气层进入眼睛,于是我们看到了星光;由于大气的抖动,使空气折射率发生变化,改变了星光传播的路径,这时星光到达另一地点,我们站在原来的地方就看不见了,便形成一次闪烁。大气的抖动是时刻不停的,所以我们观望星空时,看到的星光就是不断闪烁的。
      如果你跑到地球大气层以外,在宇宙飞船上看星星,星星就不“眨眼”了,因为那儿没有使光折射的物质。
      大博士,我喜欢一边看书一边吃东西,妈妈说这样的习惯很不好,因为印刷品有毒。这是怎么回事?印刷品怎么会有毒呢?
      
      —广西苍梧中学 于小君
      
      大博士:妈妈说的没错,边看书边吃东西的确不是好习惯。
      印刷品是由印刷油墨印出来的,印刷油墨中含有一种叫多氯联苯的物质,这种物质有剧毒,而且一般不会被氧化分解。彩色油墨中还含有铅,据测算,一页印有彩图的画报,含铅量达200多毫克。多氯联苯很容易被肠胃吸收,并在脑、肝脏和脂肪组织中蓄积,达到一定量时,就会使人体发生病变,出现头痛、嗜睡、眼皮浮肿、皮肤色素沉积等症状。
      另外,旧书报经过许多人翻阅,会沾上各种病菌、病毒和寄生虫卵。有人喜欢用手指沾唾沫翻书页,有人习惯边吃东西边翻书报,这样一来,有毒的物质就悄悄进入人的身体里去了。
      因此,大家都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要用手指沾唾液去翻书页,更不要用废旧书报去包装食品。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