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细胞探秘
  • 天生我才必有用
  • 钛姑娘回娘家
  •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
  • 李政道的故事
  • 地球生物来自火星吗?
  • 人体能趣话
  • 走进鸟世界
  • 超时空存款
  • 植物园幽灵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探索地下世界<%=id%>



      
      本期关主:丁 丁
      闯关小先锋:小好问、小粗心、小灵通
      小先锋们,今天关主带你们到北欧格陵兰岛的“世界之窗”玩玩,来一次精彩、刺激的“地心旅行”!
      
      第一关 开发地热能源
      
      乘上地心探险船,穿过黑暗的隧道,进入奇妙的地心世界。看,精灵古怪的蝙蝠、热浪袭人的地下熔岩、黑暗中突然出现的“钢锯森林”……“死亡泥沼”慢慢上升,把探险船吞没,小先锋们忍不住惊叫起来。
      呵呵,地心真的如此可怕吗?它埋藏着什么秘密呢?
      小好问刚从探险船上下来,还晕乎乎的:我只晓得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地核三个部分。
      小粗心:地球的表层深处蕴藏着丰富的宝藏。
      小灵通:地心还有丰富的能源,比如地热,人们已经在对它进行开发利用。
      
      【关主释答】
      其实,地心一直是人类不懈探索的对象。科学家发现地心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宝藏,而且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
      先说说小灵通提到的地热吧。人类对地热资源的利用主要分发电和直接利用两大类。
      边远的深山里,巨大的发电机在运转,附近既没有江河,也没有水坝,它以什么作为动力呢?原来,它是利用地下几千米深处所产生的蒸汽来推动汽轮机发电的,它的“锅炉”就是地球。地热发电被称为继水力、火力、核能之后的第四大能源。
      地热资源广泛用于工业、农业以及其他各个方面。世界地热资源的直接利用各具特色:日本主要用于洗澡,冰岛主要是区域供热,匈牙利主要用于农业温室……我国的地热直接利用也有相当规模:西藏的羊八井地热电站闻名于世,广东、福建、江西等处均已发现多处地热泉,而北京的温泉浴池和陕西临潼的华清池早已家喻户晓。
      当今世界面临能源危机,开发人类脚下巨大而诱人的深部能源——地热,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第二关 研究地下生命
      
       地下深层的岩石忠实地记录了这个星球沧海桑田的变化,埋藏着大地运动、生命起源、资源矿藏的全部秘密。让这些沉默的石头开口说话,是一代代地质学家的梦想。你们想想,有什么办法钻进地心瞧一瞧呢?
      小好问:开凿一条通往地心的隧道吧!
      小粗心:人们可以用炸弹来炸大山,那么也能用核弹来炸开地壳的岩石吧。
      小灵通:把作为“眼睛”的仪器送进地心深处,去观察和直接获取第一手资料。
      
      【关主释答】
      嗯,虽然你们的回答都不全面,但也算和答案挨边,还是挺不错的!
      小灵通说得对,通过安在地心的“眼睛”,人们可以了解到大陆的板块运动、地震和火山爆发的过程、生命演化等一系列地球科学问题。要把“眼睛”安到地心,必须穿透坚硬无比的地壳和地幔层,钻出一条通往地心的隧道。地球的直径大约为6400千米,也就是说这条隧道至少要挖3200千米才能到达地心。如何穿透坚硬的岩层并抵抗住地心高达4000℃的高温呢?
      美国科学家史蒂文森提出一个宏伟计划:向地心发射一个探测器。先进行一次相当于数百万吨炸药的核*,炸出一个大约300米深的“井”,它的横截面积只有1平方米。然后往这个“井”里注入1000万吨熔化的铁水,铁水的重力将对“井”下方的岩石产生巨大的压强,从而自动开凿一条通往地心的“隧道”,把探测器送入地下。
      史蒂文森的计划有点像科幻故事,但真正的科学钻探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科学钻探是一项投资巨大的科学工程,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与地学水平。
       2001年8月,我国正式启动“地心工程”,在江苏省东海县毛北镇打下了中国科学钻探的第一口“井”,并在“井”边建起一个研究所。我国还计划2010年前在青藏高原上打一口10000米的超深井。这可是地下“航天”呢,跟制造载人航天飞船一样重要!
      
      第三关 伸入地心的“望远镜”
      
      在地下深处,太阳光完全到达不了,以前人们认为在这样黑暗、无氧、高温、高压的环境里是没有生命的,然而最近几年的研究发现,有大量微生物悄悄地生活在地下深处。
      为了研究地下微生物的性质、分布等情况,日本在岐阜县的东浓矿山地下坑道建立了地球化学实验室。你们想想,人类为什么要花大力气研究地底下那些不起眼的微生物呢?
      小粗心摸摸脑袋,抓抓耳朵,最后只好摇摇头:关主,你出的题也太难了,我实在不知道答案。
      小好问显出犹豫的样子:以前人们所认为的生物圈主要集中在陆地和海中,地下深处能有生命存在吗?
      小灵通也皱着眉想了好久:在陆地上有接受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和以植物为食的各种动物,海洋中也有利用太阳能生长发育的水生植物和以这些植物为食的各种生物。地下的微生物无法依靠太阳能,那必然有它们独特的生存本领,所以值得人们研究。
      
      【关主释答】
      若说在地底那样严酷的环境下还能有大量的生命存在,别说小好问怀疑,就连关主以前也不知道呢,可见世界无限大,知识的获取也没有止境,我们要活到老学到老呀!
      从地表往下每增加1000米深,温度上升20℃~30℃。目前生物生存温度的最高纪录是113℃,专家估计生物的最高生存温度可达150℃,因此,即使地下5000米深处也可能有生物生存。陆地上的生物圈只有几十米厚,海洋的平均水深也不过3800米,由此可知地下生物圈是如何庞大了。
      这些微生物不需要太阳能,它们会利用地球内部的热能来合成它们所需的有机物。在特殊的地下环境中生存的微生物当中,或许有许多具备现在尚不知道的特殊功能。现在已发现能分解原油及一部分农药的微生物、分解二氧化碳的微生物以及具有各种特殊功能的微生物。研究这些可能具有特殊功能的微生物,是地下生物圈研究的目的之一。
      此外,科学家认为在地下深处的岩石和地层缝隙里,有从远古时期就被封在地下、就这么一直存活下来的微生物。若对地下微生物进行调查研究,说不定可以找到生命的共同祖先,甚至生命起源的线索。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