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人类的退化
  • 她还有胡说
  • 虚拟战士
  • 机器蜂
  • 生命的价值
  • 喂,你好吗?
  • 多功能花盆
  • 高空救生伞
  • 信息检验机
  • 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审判时的演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人类飞翔100年<%=id%>



      
      100年前,人类拥有了第一架飞机。100年后,人类几乎拥有了整个天空。
      像鸟儿一样在天空飞翔,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的梦想。1903年12月17日,美国的莱特兄弟在北卡罗来纳州基蒂霍克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的飞机首航。他们驾驶的固定翼飞机“飞行者1号”拉开了人类上天飞翔的序幕。从那以后,“越飞越高,越飞越精彩”的飞翔梦想就成为人类超越自我的目标。
      百年航空史,是一段飞翔的历史,是一部挑战自然、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历史。
      飞机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近了地球与宇宙的距离,拉近了人类与未来的距离……
      
       第一架飞机
      
      1903年12月17日,北卡罗莱纳州基蒂霍克海滩上,美国莱特兄弟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flyer)1号”像一只白色巨鸟昂然挺立。它的机身骨架和机翼用又轻又牢的枞木和桉木制成,螺旋桨也是枞木的,弯曲的机翼上蒙着薄薄的但十分结实的棉布。飞机完全靠螺旋桨推动力起飞。这天“飞行者1号”总共进行了4次飞行,最长的一次在空中用59秒的时间飞行了260米。
      
       第一次空中加油
      
      早在第一架飞机问世之初,就有人提出进行空中加油,以延长飞机的留空时间,或减少飞机的载油量。第一次空中加油出现在1923年6月26日,美国人史密斯和里比德各驾驶一架DH-4B双翼机,在加油机上装上一根15米长的带有快速断流活门的软管,进行空中加油。加油机放下软管从后上方慢慢掠过受油机,受油机上的人抓住软管,将其接入油箱,加油宣告成功。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
      
      1939年8月27日,一个炎热的夏日,飞行员弗吕格卡皮坦·埃里希·瓦西茨像往常一样来到停机坪,坪上停着一架亨克尔公司新造的飞机。与普通飞机不同的是,这架名为He-178的飞机装有一台由冯·奥海恩研制的推力为838磅(约380千克)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机。瓦西茨登上飞机发动了油门,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冲上了蓝天,震耳欲聋的声音宣告了喷气时代的来临。
      
       第一次突破音速
      
      X-I的翼型很薄,没有后掠角,采用液体火箭发动机做动力。完*类航空史上这项创举的,是美国空军的试飞员耶格尔上尉。1947年10月14日8时,耶格尔开始进行第九次动力推进飞行,计划要求飞0.97马赫,但耶格尔已经等不及了。在12800米的高空,耶格尔点燃第3燃烧室,速度升到了0.96马赫。飞机速度越快,越平稳。突然,马赫表指针波动,指向0.965马赫的速度。接着,指针又倾斜到刻度线之外,他超过了音速,但飞机很平稳。地面听到了第一次超音速飞机发出的音爆声,后来测定,这次耶格尔飞到了1.07马赫,即每小时飞行约1120千米。人类第一次突破了音障。
      
      第一颗人造卫星
      
      前苏联发射的卫星是人类第一次遨游太空的成功尝试。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直径58厘米,重83.6千克。它在前苏联的拜克努尔发射场由一枚*运载火箭发射。起飞以后几分钟,卫星从第*火箭中弹出,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进入环绕地球飞行的轨道。它距离地面最远时为964.1千米,最近时为228.5千米,轨道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角为65度,96.2分钟绕地球1周,比原来预计所需时间多1分20秒。卫星在天空中运行了92天,绕地球约1400圈,行程6000万千米,于1958年1月4日陨落。
      
       中国飞行第一人
      
      冯如生于1883年12月15日,广东恩平县人,12岁时,因生活所迫,随亲戚赴美国旧金山谋生。1903年,当得知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后,冯如决心要依靠中国人的力量来制造飞机。1910年10月至12月,冯如驾驶他制造的飞机在美国奥克兰进行飞机表演大获成功,并受到孙中山先生和旅美华侨的赞许,同时获得美国国际航空学会颁发的飞行员证书。1911年2月,冯如谢绝美国多方的聘任,带着助手及两架飞机回到中国。1912年8月25日,冯如在广州燕塘飞行表演中不幸失事牺牲,被追授为陆军少将,遗体安葬在黄花岗,并立碑纪念,被尊为“中国首创飞行大家”。
      
       第一架中国飞机
      
      我国第一架自行制造的初级教练机是初教-5教练机,原型为前苏联雅克-18教练机。机身由合金钢管焊接成骨架,前段及发动机整流罩为铝合金蒙皮,后半段由布质蒙皮覆盖;机翼由梯形外翼和矩形中翼组成,中翼为金属结构,由两根大梁,8根翼肋组成,装有两个容量为75升的油箱,与机身框架连接;外翼与尾翼的前缘,梁、翼肋等用铝合金制作,布质蒙皮;发动机选用工作可靠、使用方便的M-11FP5缸气冷式活塞发动机;起落架为后三点式,主轮半埋状收入中翼,尾轮固定不可收;纵列式密封座舱具有良好的视野,机上装有无线电收报机和机内通话设备。
      
       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1981年4月12日,美国研制的第一架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第一次进入绕地球的轨道。航天飞机的中心部分是一个带翼的轨道飞行器,它的设计可供100次飞行。集束式助推器可以回收并重复使用。轨道飞行器有一巨大货舱,其他材料可放在舱内送进太空或从太空带回。
      
       第一位太空人
      
      加加林1934年3月9日生于前苏联。他21岁参军,23岁从第一契卡洛夫军事航空飞行学校毕业后,驾驶过雅克-18、米格-15、米格-17、米格-21、伊尔-14等机型的飞机。加加林头脑清醒,技术全面,他的各种测验和考试成绩几乎都是优秀。1960年,他被选为宇航员。
       1961年,加加林完成了史无前例的宇宙飞行后,全世界都对他挥手致敬,到处都以鲜花迎接他,他的名字轰动一时。1968年3月27日,他在一次普通的飞行训练中因飞机失事遇难。为了纪念他,前苏联把他的出生地改名为加加林区。国际航空联合会设立了加加林金质奖章。月球背面的一座环形山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加加林成为宇宙时代的象征。
      
       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
      
      上世纪60年代初,美国宇航局提出了“阿波罗登月计划”。经过8年的艰苦努力,连续发射10艘不载人的阿波罗飞船之后,终于在1969年7月16日成功发射了载人登月的阿波罗11号飞船。7月20日,阿波罗11号飞船经过长途跋涉,进入月球轨道,登月成功。
      阿姆斯特朗首先走上舱门平台,面对陌生的月球世界凝视几分钟,挪动右脚,一步三停地爬下扶梯。5米高的9级台阶,他整整花了3分钟!随后,他的左脚小心翼翼触及月球表面,而右脚仍然停留在台阶上。当他发现左脚陷入月面很少时,才鼓起勇气将右脚踏上月球表面。然后,他说了一句名言:“这是个人的一小步,却是人类的一大步。”
      整个登月历时8天3小时18分钟,在月面停留21小时18分钟。
      
       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这一刻,我们真的飞了起来。”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带着中国首名宇航英雄杨利伟进入了神秘浩淼的太空。望着自己的航天飞船翱翔在九天之上,每个中国人心中无不由衷地感到高兴。这次让华夏儿女等待已久的成功“飞翔”,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飞行活动的国家,也是我国继“两弹一星”之后振国威的又一成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