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人类飞翔100年
  • 神奇的海岛
  • 一起去看流星雨
  • 发明创造要注重五性
  • 袖珍式教学圆规
  • 多功能红绿灯
  • 勇气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登陆火星等
  • 高空救生伞
  • 信息检验机
  • 在接受宗教裁判所审判时的演说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智能地球仪等5则<%=id%>



      
       智能地球仪
      
      我的“智能地球仪”表面和普通地球仪一样,但它的内部安装有电脑程序和扬声器。当你用一枝特制的笔触及这个地球仪的某一位置时,它马上会报出你所指的国家或地区的名称,然后告诉你关于该地的风俗人情、自然环境等重要信息,甚至演奏该国的国歌和民乐。地球仪上还能连接小话筒,你可以通过小话筒给地球仪里储存的知识进行补充和更新。这种地球仪的主要作用有两个,一是促进地理教学及研究,二是方便人们旅游。
      
       无收银员的收银台
      
      在大超市购物后有一件非常麻烦的事:排队结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买东西的人多,另一方面就是结算、收款、找零等全过程都由收银员一个人承担。该怎样解决这一矛盾呢?我从每件商品上的条形识别码和街上的无人售货机出发寻找办法。来看看我设计的“自动收银台”吧:每位顾客自己动手拿所购物品到扫描仪上扫过,电脑自动结算、显示应付的钱数,然后顾客把钱放在收银台上,电脑自动找零并打印账单。为了安全,在超市的出口处都有与商品条形码相配的检测装置,只要有一件未扫描结账的商品从它那经过,系统就报警。
      有了它以后,人们再也不用为排队结账而心急烦躁了,去超市购物真正成为人们的享受。
      
       大厨炒锅
      
      一天,我帮妈妈熬猪油。我把肥肉放到铁锅里,把火开到最大,心想这下肯定能熬出很多猪油。可不一会儿,肥肉就糊了,油还没有出多少。妈妈告诉我,熬猪油要用小火慢慢加热才能出很多油。哦,原来火候这么重要啊!我突发奇想:如果把炒菜用的铁锅配以一个气控阀门来控制出气量从而控制火的大小,并把著名的厨师做各种家常菜时的用火量数据编入一个数据模块,外接一个电子菜谱,如果想吃蕃茄炒蛋就在电子菜谱上选择“蕃茄炒蛋”,这时模块就根据程序来控制气控阀门,这样我们就能像大厨师一样很好地掌握火候了,既能做出美味的菜,又能合理使用天然气。
      
       营养水发生处理器
      
      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了,什么补铁、补锌、补钙的广告是铺天盖地。想想也对,所谓维生素,不就是维持生命的元素吗?当然是缺什么就补什么了。据说,美国人的主食是面包,于是他们就把铁元素加到面粉里,通过日常饮食来补铁。
      大家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又是最好的溶剂,而且人每天都要喝的,那我们就在水龙头上安装一个“营养水发生处理器”吧。它的原理是首先通过碳来清洁本来质量已经足够好的自来水(如在日本,人们打开水龙头就能喝到已经净化的水),然后将买来的复合维生素加入发生器中,发生器中的高科技元件能将复合维生素变成离子状态添加到水中,更有利于吸收。这样,我们就能很轻松地补充各种易吸收的营养素了,不用每天都记着要吃钙片啊什么的,多方便啊!
      
       废旧电池回收机
      
      使用电池的设备和仪器正越来越多,而我国还没有形成废旧电池处理的产业化。实验证明,一只小小的碱性钮扣电池,一旦其中的有毒物质渗入水中,将会污染600立方米的水体。我想发明一种能将有害元素分解、循环利用的机器。只要把收集来的废旧电池放入机器内,机器内一种特殊的装置就引发核子共振,使元素周期表上所有的元素分离开来,然后聚集相同的元素成为块状,并通过传送带将汞块、铅块、镉块(这都是废旧电池里的有害元素)送到防污染包装部用特制薄膜包装,再用其来循环生产电池。哈哈,这不就变废为宝了吗?
      
      主持人奥秘精灵的话:
      在同学们的热情支持下,“创意擂台”已经成长为《科学启蒙》的名牌栏目,奥秘精灵的知名度也跟着提高,并且交到了一大批聪明勤奋、爱动脑筋的好朋友。看看本期的五条创意,科学性、实用性、想像力都很棒。不难看出,越来越多的同学正将目光投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不断思考着怎样让人们生活得更舒适更方便,怎样保护与我们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环境。奥秘精灵为同学们的进步而由衷地喜悦!
      本期“最佳创意奖”获得者是温发林同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