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小刺猬的疑问等
  • 悼念玛丽.居里
  • 爱因斯坦的故事
  • 细菌医生
  • 具有人文关怀的玻璃
  • 天降奇雨
  • 挑战冰人之谜
  • 丰富多彩的青少年科技创新活动
  • 距离报警器
  • 饮用水.饮水机.细菌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抗洪救灾车等<%=id%>



      
      抗洪救灾车
      [湖南省武冈市荆竹镇中学初二129班] 关湘科
      
      面对大片洪水的侵袭,人们往往需要筑堤抗洪,这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因此,我想发明一种抗洪救灾车,此车与收割机的原理差不多。在车的前部装两个挖土器,在中底部放置袋子,而右底部为封合区。挖土器把挖到的泥沙装到中底部的袋子里,袋子装满后,输送带把袋子送到封合区,封合区会把袋子封好,然后送出车外。为了让抗洪救灾车方便在泥沙中行驶,把车轮换成像推土机的主轮一样,这样抗洪救灾车就诞生了。这种车子能为人们在抗洪中起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会说话的说明书
      [浙江诸暨天马实验学校六(6)班] 刘 可
      
      妈妈从日本回来,给我带回一张精致的多功能CD盘。我打开说明书,不禁犯愁了:满眼的日文,我一个也看不懂。
      我想发明一种“会说话”的说明书:将所有的内容都录制到一块芯片上,使用时将芯片放到一个特制的语言翻译器里边,只要按一下语言选择开关,就会播放出你能听懂的语言。这样,世界各地的人都能听懂同一产品的说明书了,多方便。
       (指导老师:任建洪)
      
      带雨刷的眼镜
      [浙江诸暨天马实验学校六(6)班] 马博文
      
      下雨天骑车时,爸爸的眼镜老是被雨水淋湿,他不得不时时停下自行车,拿下眼镜擦一擦,真够麻烦的。有一次,我乘车回家,无意中看见车窗玻璃上的雨刷,我心里一亮:如果能发明一种带雨刷的眼镜,这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在眼镜的两个镜片上各安装一个微型的自动小刷子,下雨天骑车,只要镜片一沾上水,雨刷就会把镜片上的雨水擦得干干净净,既方便又安全。
       (指导老师:任建洪)
      
      便携式电子诊断仪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罗 江
      
      根据医学原理判断,人体一切疾病都是由细菌和病毒引起。我想制造一台便携式电子诊断仪,它的原理很简单:将一根经过严格消毒的细小针头轻轻地插进皮下的毛细血管,很少的一点儿血液被导入仪器内,由高倍显微镜进行血液分析,任何引起身体不舒服的病毒和细菌马上被仪器检测并作出病理分析,最后还会自动提示你用哪种药物。
      它还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对你的身体的很多生理指标进行检测,并且迅速做出诊断结果和用药指导。有了这种仪器,看一般疾病再也不用去医院里找大夫了。
      
      “小护士”药瓶
      [湖南省长沙市明德中学] 罗 江
      
      奶奶身体不好,记性也不好,经常忘了吃药。其实别说像奶奶这样上了年纪的人,就是我们也经常忘记吃药呢,比如有的药一天要吃几次,一次吃几粒,谁还记得那么清楚呢!因此,我想发明一种能提醒病人按时吃药的药瓶。它的原理可简单啦,只需在药瓶的盖子上安装一个微型计时器和发声装置,拧紧瓶盖,计时器便开始工作,到了预定的时间,发声装置便准时提醒病人别忘记吃药。你们看,这种药瓶多像一个认真负责的小护士呀!它“照顾”起盲人来更贴心,盲人可以循着声源找到药瓶。
      主持人奥秘精灵的话:
      《抗洪救灾车》的小作者很不错,有了这种车子,人们在抗洪中将省不少力呢!
      刘可同学和马博文同学都是生活的有心人,大家仔细看看就会发现,他们的创意灵感都来源于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奥秘精灵要送给大家一句话:“生活中不是缺少灵感,而是缺少发现。”喜欢“创意擂台”的朋友们,你们都应当学会观察生活,把自己培养成生活的有心人。奥秘精灵会很高兴的,这中间也有我一份功劳嘛,呵呵!
      看了《便携式电子诊断仪》和《“小护士”药瓶》,奥秘精灵不由得想,这位作者好像对医学挺感兴趣噢!“摆弄”起医学道理来也有模有样的,听起来挺像那么回事,呵呵,值得鼓励!我尤其欣赏《“小护士”药瓶》,的确是原理简单,使用方便,解决的也的确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问题。所以嘛,本期“最佳创意奖”就授予罗江啦!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