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慎言大科学
  • 延寿器等6则
  • 音乐洗澡喷头
  • 你见过纸菜吗
  • 王彩玉米 一年收两茬
  • 俱乐部
  • 智慧接触
  • 金点子
  • 致读者
  • 愿科学与人文比翼齐飞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易经》是近代科学未在中国产生的重要原因吗<%=id%>


      前不久,杨振宁教授在“2004文化高峰论坛”提到,《易经》影响了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是近代科学没有在中国萌芽的重要原因之一。此言一出,引起极大反响。
      近代科学为什么没在中国产生?这一问题被称为“李约瑟难题”。许多人从思维认识或*制度找原因,都是不够全面的。在人类社会中,经济是基础,文化科学及*都属上层建筑,经济决定其他。我们考察科学史的重大问题,绝不能撇开这个主要因素和决定因素。科学的整体发展需要一个社会背景,没有这样一个背景,好的发明创造也会被历史埋没。近代科学是以服务于资本主义经济为其社会目的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来自资本主义内在要求,资本主义经济是大商品经济,它以生产和交换的不断扩大为发展模式。生产的扩大要求不断改进生产技术,而生产技术的改进要以科学发展为基础,这种迫切需要就成为近代科学产生的土壤。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自然经济是不会产生近代科学的,它没有扩大再生产的需求,不重视生产技术的改进。恩格斯讲社会的需要比十所大学更能推动科学的进步,你没有这样的社会需求呀!特别是中国,人多地少,机械无用武之地。欧洲能产生出近代科学,那是先有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的发达,次有文艺复兴,再有宗教改革,而后才有新科学的诞生和发展。经济需求、人的自由、思想的解放,我们哪一条也不具备,何谈科学进步?
      思维方式也是原因之一,但杨先生将其重要性说过头了。为什么也是个原因?因为人认识事物,是要先认识局部而后认识整体,先得个性而后抽取共性,先要有细节的分析而后才能综合。古代哲学带有简单、朴素的特点,它对自然界长于整体认识而失于细节的说明,作为早期人类经验的总结,与当时低水平的生产力相适应,它较多地依赖悟性而非观测。周易中没有内容的卦象符号,可以填上各种内容,任人解释,什么对象都可以往上套,没有确定性。从科学发展过程看,人类科学进步可分为三个阶段:古代、近代和现代。古代科学是经验科学,靠经验的积累和口传身授,靠个人感悟,所以古代科学往往和古代哲学成为一体,许多科学家同时也是哲学家,如毕达哥拉斯、亚里士多德、中国的张衡等。近代科学的特点是在精密观测基础上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再用实验验证,是实验科学、实证科学,中国古代传承下来的原始科学没这套东西,你那个阴阳五行要建立数学模型就较困难。
      事物都是因果关系的同一,所有的现象都有其产生的原因。科学所探索的就是事物变化的原因,近代科学就主要以研究运动因的牛顿力学为核心。《易经》本为用来占卜的,“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它不研究运动因,只研究循环发展,研究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科学思想但不能算纯科学著作。它更重视人生经验,更重视可能出现的结果,许多人研究《易经》的目的就是想预知后果、预测未来。取象比类的方法主要研究事物的联系和特征,但要认识一般,不通过归纳不行,比附并非归纳,它取物主相似,而非取其共性(归纳要归为共性)。从哲学上说,事物都是质和量的同一,古代哲学很少研究事物量的关系而主要研究质,不能对事物作准确的说明,不准确就容易发生错误。近代科学以测量和实验取得了大量数据,它用量来说明质,修正了过去的许多错误,使人类认识更深入了。
      自明末特别是清末以来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守旧派仅是坚持儒家传统拒绝维新,并未凭《易经》抗衡。五四时期的“科玄论战”也只是少数人的对垒,于整个社会影响不大。过十年再来看我们关于易经的争论,也会淹没在科学进步的大潮中。“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事物需要相互联系才形成对应关系。中国没有近代科学,也就不能说《易经》阻碍了近代科学的产生,你连萌芽都没有,它去阻碍谁,影响谁?
      但需特别指出的是:现代科学和近代科学不同,认识发展的否定之否定或说自我扬弃进程,已从整体到局部再回到整体,完成了一个循环而达更高的层次,它需要的正是类似于古代的那种整体思想,以整合全部人类认识,此时再来批判“天人合一”就要犯错误。
      我们应该超越传统文化,也超越西方文化,结合二者,创造出新的文化,回到古代文化中或固守西方文化都非正确选择。海纳百川,我们要做海而不做川。效法自然,需知自然之道乃是自我扬弃的发展之道,我们若想发展科学,就应沿着前人的路继续走下去,中西互融,大一统才是正确方向。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