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医周万顺和他的太岁菌
  • 成功关键:细致 耐心 合作
  • 高技术打造多功能玻璃
  • 用人造鹅绒铺铁路
  • 美科学家初步培育*造细胞
  • 关于太阳学研究
  • 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
  • 也谈飞机逃生装置
  • 推销专利新产品的攻门技巧
  • 成功者创造机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财富就在目光能及的地方<%=id%>


      美国著名的企业家哈默曾经卖掉自己的苦心经营多年的药厂,这在当时令同行感到不可思议。
      1921年,哈默在莫斯科官方的报纸上看到苏联既将进行一次全国范围内的扫盲运动,看到这则新闻后,他并没有往心里去。但是,当他准备回国的时候,却意外地发现苏联商店中的铅笔很少,而且价格很贵。
      哈默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在苏联办一个铅笔生产厂。他很快得到了苏联当地政府的同意。他在苏联的举动令朋友们大惑不解,并为他担心:可怜的哈默,莫非是被“伏特加”灌昏了头脑,你怎么会想到去生产只需2美分一支的铅笔?
      但哈默从德国法伯铅笔公司高薪聘了技术人员,很快就把铅笔生产出来了。
      第一年他就获得了250万美元的纯利,第二年达到了400万美元。哈默就是凭着一支小小的铅笔,让他名声大振,并累积了最初的原始资本。
      二十年代的时候,有一位欧洲的神父到山东传教。他看到当地人民生活非常苦,动了恻隐之心,他苦思良策想改善教友们的生活。
      有一天,神父走过一户人家,看见妇人们在门口梳头,有些头发掉在地上。这一幕触发了他的灵感。
      神父想起了他的家乡欧洲,从工业革命后,工厂纷纷设立,厂内的女工都必须戴发网上工,一来避免头发卷入机器,二来也是一种装饰。如果把妇女掉在地上的头发捡起来,然后编织成发网销到欧洲去,不是可以改善教友们的生活吗?
      于是,神父就告诉妇女们,在梳头时,务必把落发收集起来。另一方面,他又告诉商人,拿些针线与洋火交换女3人的零碎头发,编织成发网,外销欧洲。他的计划果然实现了。
      企业家们有句名言:
      不怕大袋空空,只怕脑袋空空。只要肯动脑筋,垃圾也能变成黄金。
      《红顶商人胡雪岩》中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你拥有一县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县的生意;如果你拥有一省的眼光,那你可以做一省的生意;如果你拥有天下的眼光,那你可以做天下的生意。也曾有人这样说过:“瑞士人卖的是智慧技术,美国人卖的是脑子里想出来东西,日本人卖的是手里做出来的东西,中国人卖的则是地里种出来的东西。”虽说这句话有失偏颇,但也充分说明了一个道理:经营眼光往往会决定你的生意能够做多大及你以怎样的方式来赚钱。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