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医周万顺和他的太岁菌
  • 成功关键:细致 耐心 合作
  • 高技术打造多功能玻璃
  • 用人造鹅绒铺铁路
  • 美科学家初步培育*造细胞
  • 关于太阳学研究
  • 飞机紧急迫降的构想
  • 也谈飞机逃生装置
  • 推销专利新产品的攻门技巧
  • 成功者创造机遇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牛顿的长期误导应该终止吗<%=id%>


      首先,让我们来重温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物体如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它将保持原有的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7月号的《相对论“马失前蹄”在惯性原理》以下简称《相》文)一文中,作者以断了电的电扇、停止抽打的陀螺等物的转动为例,得出“失去动力继续转动的物体不受外力(重力和摩擦力不计)作用”的结论,即“惯性运动不必是直线运动”且是“毋庸置疑”的。真是这样吗?对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这个“初等问题”,物理老师没有给学生做太多的实验(或认为没有必要对它验证)。为了对物体的惯性运动探个究竟,本人做了一些实验,结果显示,运动着的物体如果不受到外力的作用,必定走直线。那么,失去动力的物体却依然“惯性”地转动着,走的是非直线,这是什么使然?从实验看,这似乎也是惯性运动,但其圆周运动已明显受到外力的作用了,正因为有离心力与向心力的合力作用,物体不得不走非直线(圆周)。
      实验如图所示;铁块从垂直高度数米的光滑斜面A处在重力的作用下向坡底滑行,铁块到达坡底B点后,动力消失(重力和摩擦力忽略不计),在B点至C点的行进路线上没有阻挡物,直线滑行,在铁块前方放置的圆钢圈切线与铁块运动直线一致,当铁块从C点开启的门进入钢圈后,C点门立即闭合,此时铁块在封闭的钢圈内绕着圈壁滑行,待其转动数圈后,突然在E点处打开,铁块即从E点滑出,沿开口的切线方向继续前行,直至在F处被阻挡停下。
      从实验中,我们看到,铁块在进入钢圈前的B至C段路程,走的是匀速直线,当铁块进入钢圈后,紧贴着圈壁滑行,由于受到圈壁的作用力的约制,其运动路线呈非直线,当作用力消失后,铁块又恢复了匀速直线运动CE至F段)。一般来说,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时,是把物体运动看成是理想状态的(在本实验中为重力,摩擦力忽略不计),很明显,铁块运动的每个阶段,其路线、状态的改变,无一例外地都受到外力的作用。
      这个实验再次验证了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的正确性和完整性。然而,在《相》文中,作者却在没作相应的受力分析的情况下,仅凭几个自认为不受力的例子,便对牛顿第一定律妄加指责,说什么牛顿的表述是片面的,形而上学的,还对牛顿第一定律提出画蛇添足的“厘正”,更有甚者叫嚷“牛顿的长期误导应该终止”。
      综观《相》文及其作者在后来的几篇文章中的诸多言论,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心态狂妄自大、固执偏见,缺乏学者应有的谦虚和谨慎;对读者提出的一些疑问,不作正面商榷、答疑,而是热衷于挖苦、嘲讽;其文风与实事求是的学术争鸣相距甚远,像是呈堂律师在贫嘴狡辩。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究竟能不能准确、全面地表述惯性运动,是已经有了盖棺定论的,就算它是谬论,我们也应一分为二看牛顿。因此,笔者认为“牛顿的长期误导应该终止”之说过于偏激,是一种极为不负责任的学术论调,可以说,会给经典力学造成混乱,产生负面影响。此风不可长!
      出于对贵刊的关爱,希望编辑同志重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