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是谁发明了塑料大棚
  • 话说太岁菌
  • 地球是一只土豆
  • 右耳听语音左耳听音乐
  • 卡拉OK之父为何没成巨富
  • 关于空间与时间(二)
  • 对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再思考
  • 关于相对性原理
  • 怎样培养创新好奇心
  • 澄清两个创造教育史实问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你是不开口的老师<%=id%>



      因为有缘才相识,相识才知道你—《发明与创新》是我的不开口的老师。多年来,你谆谆教导,使我走上发明创新的路。
      你告诉我:解放思想,发明就在身边,过去我把发明看得很神秘,认为那是发明家的事。即是碰到不顺手、不方便、不安全等问题,不敢想,也不去想如何解决它,思想被习俗所束缚,养成了懒的习惯。看了《发明与创新》,特别是那上面介绍的克服定势思维等文章,使我茅塞顿开,认识到发明并非高不可攀,只要你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就是发明,在人类生活和工作中,处处、事事、时时都存在着发明创造。有了正确的认识,便有了发明创造的欲望,这种欲望让你敢字当头,让你欲罢不能。从此以后,再碰到不顺手、不方便、不安全等问题时,就想到要解决它。当把“不”字解决之后,便听到发明创造的大门吱的一声开了一扇。一次坐公交车,被车上水桶里的水溅出来湿了裤脚和鞋。若在过去,一是找司机论理,二是从此后乘车避开水桶。而现在却认为,水溅出来是一种发明的契机,应该抓住它予以解决。经过努力,我做成了“防溅水桶”,这种水桶在公交车上使用,即使满桶的水也溅不出来,彻底解决了“湿”的问题。
      你告诉我:拓宽思路,解题有多种方案。由于我们从小就在学习一个问题一个答案,就在学习在平面上考察问题,总是把问题摆在面前以求解决,于是我们便形成了极为狭窄的解决的模式,找到一个答案便自以为是,万事大吉,只在平面上考虑,不在空间中考虑,只在静止中考虑,不在动态中考虑,所以思想闭塞,思路狭窄。看了,《发明与创新》,特别是学习了那上面介绍的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方法的文章,使我思想豁然开朗,坚信解题一定有多种方法。一枚小小的曲别针,有上千上万种用途,那么解决任何问题也不会只有一个答案。过去解决问题找到一个答案,便高兴的不得了。现在考虑问题能从多角度出发,不再受一个固定角度的限制,能从问题的多个方面去考虑,不把视线固定在个别问题上或个别方面。刚开始,我只能设计一种产品,现在能逐步地设计系列产品。当我设计制作了“骑马式前进健身器”之后,运用多角度多方面看问题的方法,思路大开,多种方案涌现。“骑马式前进健身器”由单一品种,变化为多品种:既有用力型的,也有轻便型的;既有单人骑的,也有双人骑的;既有不包装的普通型,也有包装成各种动物外形的豪华型的等等。我把“三问产品再创新”的体会写了出来,《发明与创新》又做了介绍,之后,收到了许多不相识朋友的来电咨询,使我很受感动。
      你告诉我:脑手并用,坚持动手实践。动手能力是一个热衷于搞发明创造的人所必须具有的素质,从发明的历史上看,一些发明高手都有非常精巧的动手制作能力。过去由于认识不足,加上懒字作怪,养成了大事做不了,小事不爱做的习惯。看了《发明与创新》,特别是学习了发明战线上先进人物的事迹后,被他们的动脑动手能力所感动,使自己认识到动手能力的重要性,从此,加强了这方面的练习并有了提高。我在制作“属相吉祥物一小猴爬绳”的过程中,边制作边思考,开始设计时,拉绳通过连轴处没有转套,制作中发现无套阻力大,加上套后,拉动绳子就滑顺多了。“猴子爬绳”是一种上下活动的装置,我想,让松鼠爬树怎样?这一问,又稍作了改进,做成了会爬树的松鼠、会爬山的老虎、会爬竹竿的熊猫等玩具。猴子是喜欢嬉闹的动物,我想,如果把手臂加长如何?这一问,又稍加改进,做成了两个猴子面对面同时爬和大小猴子上下同时爬的玩具等;我又想,把上下结构改成平行结构怎样?这一问,在原有基础上又作了改进,做成了会迈步挑战县官、会匍匐爬的布娃娃、小猫追鱼等玩具。我体会到:在制作过程中用脑,是触发思路的重要环节,制作动手是验证设想的关键步骤。只有坚持实践才能变得心灵手巧,在纪念《发明与创新》20周年之际,我要说一声;谢谢你,我的不开口的老师一《发明与创新》。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