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是谁发明了塑料大棚
  • 话说太岁菌
  • 地球是一只土豆
  • 右耳听语音左耳听音乐
  • 你是不开口的老师
  • 关于空间与时间(二)
  • 对相对论时空理论的再思考
  • 关于相对性原理
  • 怎样培养创新好奇心
  • 澄清两个创造教育史实问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普杂文

    《发明与创新》引我走上发明路<%=id%>



      在《发明与创新》创刊20周年之际,作为一名忠实的读者,我首先应感谢编辑部的全体工作人员,是你们20年如一日,为祖国的创新发明事业,辛勤耕耘,默默奉献;是你们把发明与创新的种子洒向千万读者的心田;是你们用智慧之灯,点亮了无数人的创新发明之路。
      虽然我与《发明与创新》从相遇到相知,只有短短二年多的时间,但他却使我受益非浅,不仅学到了众多的创造技法,而且还懂得了许多创造学的原理。众多名人的成功之路,成为激励我不断创新发明的不竭动力,贵刊的“创意与设计”给了我展示自我的舞台,二年中我先后在贵刊发表了4篇论文,同时也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报了5项发明专利,所有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是与贵刊的大力支持和帮助是分不开的。
      2002年7月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发明与创新》杂志上看到了一篇关于黄河治理的文章,从中了解到黄河的治理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许多中外水利专家对此束手无策。从此我便对黄河的治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为寻求一条治理黄河的良策,我翻资料,查地图,认真研究从古到今黄河的演变历史,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研究和思索,我终于完成了5000多字的论文《治我黄河、秀我山川—解决黄河断流和河床增高的新思路》,后发表在《发明与创新》2003年第1期杂志上,论文针对黄河最关键的泥沙含量问题,把黄河断流、河床增高以及毛乌素、腾格里沙漠的干旱缺水问题全部纳入研究范围,大胆提出了黄河改道的新思路。论文的发表给了我极大的鼓舞和信心,从此我醉心于创新发明,对生活中一点一滴,勤观察,勤思考,随后又发表了《空中布雷防空袭》、《关于空中轿车的构想》和《学习贵在创新、外语岂能兴国》等文章。
      创意魅力无穷,发明点石成金。对每一期的《发明与创新》我总是爱不释手,仔细研读,它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启迪了智慧,产生了灵感。利用书中所学的创造技法和思维原理,二年中我先后申报了安全防撞防沉轮船、潜艇安全防沉、飞机空中紧急水上迫降、磁浮动力机、人造天梯的建造方法及应用等五项发明专利。
      用智慧创造奇迹,用奇迹造福人类,这是我一生的梦想与追求。踏上创新发明之路,有《发明与创新》伴我同行,创新路上不孤独,发明之中无疑惑。《发明与创新》就是我传道、授业、解惑的良师益友,愿我们携手并肩,共同踏上梦想的彼岸!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