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三S技术已成为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我国铁路勘测技术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 我铽镝铁大磁材料达国际先进水平
  • GaN材料中离子注入的研究进展
  • 不尽思绪为缺水,关于工程水利应向资源水利转移的思考
  • 碳纳米管及相关的一维纳米材料
  • 二硼化镁(MgB2)-迄今临界温度最高的金属化合物超导体
  • 碳纳米管和纳米电子学
  • 氢氧爆轰驱动---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的新途径
  • 岩石损伤断裂分形研究的新领域
  • 纳米科技最本质的东西还未出现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湍流基础研究取得可喜进展<%=id%>


        长期以来,湍流研究一直是物理学、力学及工程技术中的一个重大难题。60年代后期,确认在貌似完全随机的脉动中,存在着拟有序结构。这种结构既是湍流能量的主要生成者,又提供了控制某些湍流特性的途径。因此,对这种结构的研究就成为湍流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
        天津大学周恒院士及其课题组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8471001,1860324,18972056,19132011)资助下,在对这类拟序结构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进展。他们首次用流动显示的方法,对壁湍流证实了这类拟序结构多半以近似流向的非对称涡对的形式出现在近壁处;并首次用流动稳定性理论解释了这类涡的生成机理;定性地、部分定量地说明了实验和数值模拟中发现的、但过去无法解释的这类涡的生成原因。他们还第一次尝试利用相干结构的知识改进湍流计算,且已取得了进展。他们详细分析了过去实验检测这类拟序结构的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提出了新的、能更客观地检测这类拟序结构的方法,减少了过去各种方法中的主观成分。在对湍流进行研究的同时,还对与之相关的流动稳定性理论进行了重要的改进,明确了已流行30多年、至今仍被广泛采用的弱非线性理论存在着一些带有根本性的缺点。例如解的收敛半径极小,不能解决任意初值问题等。而经过他们的改进后,既能克服解的收敛半径太小的缺点,又能处理各种初始条件。这一结果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重视。他们的研究成果分获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5)和二等奖(1989,199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