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固体材料断裂过程研究进入细观与纳观力学层次
  • 我铽镝铁大磁材料达国际先进水平
  • GaN材料中离子注入的研究进展
  • 不尽思绪为缺水,关于工程水利应向资源水利转移的思考
  • 碳纳米管及相关的一维纳米材料
  • 二硼化镁(MgB2)-迄今临界温度最高的金属化合物超导体
  • 碳纳米管和纳米电子学
  • 氢氧爆轰驱动---高温气体动力学实验的新途径
  • 岩石损伤断裂分形研究的新领域
  • 湍流基础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热塑剪切带研究获得重要进展<%=id%>


        在金属加工和高速撞击过程中,材料往往出现一种特殊的失效形式--热塑剪切带,它不能用强度理论和断裂力学预测。这种热力耦合变形不稳定性和局部化是一类新的变形不稳定现象。阐明这类现象的本质,揭示变形局部化的规律,在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上都有重大意义。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白以龙院士领导的课题组在理论上突破了国际惯用的对变形局部化的经验描述,建立了热塑剪切模型方程,给出了热塑剪切带的后期演化规律;指出变形功和热耗散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耗散结构--热塑剪切带,并给出了相应表达式;实现了模型方程标度化,统一了带内外、早晚期的近似方法,完成了从初期任意扰动到最后剪切带形成的演化过程的数值模拟。实验发现,随变形演化汇成的热塑剪切带,随剪切带的形成和发展,微损伤的程度急剧增长,导致最后断裂。据此,提出了延性极限的不稳性机理,阐明了一些在金属加工过程中长期未能解释的现象。本研究结果已被国内外的一些著名实验室所证实,并且认为这一模型是这类物理现象的典型代表,被称为“白氏模型”、“白氏判据”。至今,已被国内外科学家引用达百余次。曾获1992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199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18670357,18972070等)的资助,并列入与英国皇家学会的合作研究项目,受到英国皇家学会的重视。白以龙院士还与英方科学家多德(B.Dodd)合作,在英国出版了两本关于热塑剪切带的英文专著。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