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工程建设中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
  • 海洋波浪能转换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控制方法
  • 有机光导理论的研究
  • 新疆高分子材料研究全国领先
  • 滑移防震技术将为建筑物系上安全带
  • 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
  • 多孔硅可见光发射
  • 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分析
  • 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试验研究
  • 三维激光动光弹在岩石爆破机理研究中应用效果显著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急冷非平衡合金及固态反应机制<%=id%>


        非晶材料具有很多特殊性能,并有广泛应用的需求;纳米晶材料是近年来研究出的一种新型材料,也具有广泛的用途。所以,在材料科学研究领域,目前这两方面的研究工作都相当活跃,国内外学者正在努力进行探索和创新。由熔体急冷形成非晶合金,其冷却速度通常约1000000K/秒,它不仅对能否形成非晶至关重要,而且直接影响所形成的非晶的结构和性能。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9001447)的资助下,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卢柯研究员、王景唐院士等领导的项目组建立了红外热成像方法,成功地直接测定了形成非晶合金的临界冷却速度,并依此研究了不同冷却速度对所形成非晶合金的磁学、热力学性质及晶化转变过程的影响,取得了一系列新颖的实验结果。在研究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微观过程中,他们发现非晶晶化不仅存在有单原子扩散,而且还有原子集团切变沉积过程。用这个新的晶化机制,成功地解释并计算模拟了自加速晶化过程、晶化产物形态等用经典相变理论难以解释的实验结果。基于新建立的这个非晶晶化微观机理,通过控制晶化温度和等温处理的时间,他们制成均匀的纳米合金。从而建立起一种新的制备均匀纳米晶体的新方法,现已成为国际上公认的制备纳米晶体的重要方法之一。该方法工艺简单、产量高、成本低、晶粒尺寸易控制,为纳米材料研究和发展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高度评价,所发表的学术论文被广泛引用。该成果获1993年度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