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工程建设中智能决策系统的研究
  • 海洋波浪能转换系统的原理、设计与控制方法
  • 有机光导理论的研究
  • 急冷非平衡合金及固态反应机制
  • 滑移防震技术将为建筑物系上安全带
  • 金属腐蚀与防护机理研究
  • 多孔硅可见光发射
  • 新型空间结构的强度、稳定性和动力性能的分析
  • 高压汽水两相流与传热试验研究
  • 三维激光动光弹在岩石爆破机理研究中应用效果显著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相变、界面及缺陷的声衰减<%=id%>


        一级相变过程会出现相界面,此外,相变往往使材料对称性破缺而出现畴界。这些界面的可动性与某些物理性能密切相关,如材料的记忆效应、电存储效应、疲劳寿命、响应速度等。因此用声衰减测量方法来研究相变内耗机理及界面动力学不仅有学术意义,也有应用前景。自1987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8770006,58971064,59171030)资助下,南京大学王业宁院士领导的课题组,无论在实验方法,还实验规律的发现或内耗机理的研究方面均有创新:
        1.创建了测内耗的同时能实时观察界面变化的装置,首次在五磷酸钕镧晶体中发现了二级相变内耗峰及由畴界粗(细)化引起的内耗峰,并确认畴的粗化具有一级相变特征。在其他铁电、铁弹材料中亦部能观测到这一与界面运动有关的内耗和相应的介电损耗。根据高频段的内耗行为提出了界面粘滞运动机理,不仅推导出与实验相符的内耗与介电损耗表达式,还可求出界面所受的粘滞力、钉扎力等。该模型还推广应用到形状记忆合金中,并可应用于铁电存储器中响应与疲劳等问题的研究。
        2.提出与溶质原子偏聚有关内耗峰的新理论---相关态模型,被国际著名弛豫理论专家Ngai 教授称为王氏理论。该理论不仅可以解释科斯特-斯诺克(Koster-Snoek)峰有大的激活能的原因,而且在证实Cu-Zn-Al合金贝氏体相变前发生溶质原子偏聚上起了很大作用。还将其推广应用到高温超导材料与载流子有关的背景内耗研究中。
        3.首次发现并确证Tc(c为下标)>80K的高Tc(c为下标)超导体在100-150K,200-250K温区存在与晶格参数跳变有关的类相变行为,并在Bi系单晶测到了相应于上述类相变的切模量(C和C66)软化及相关的形状记忆效应和铁弹徊线。
        4.首次观测到与载流子浓度有关的背景内耗,提出了动态畸变云的载流子相关态模型,并用修正的BCS理论和超声实验求得超声能隙。
        5.对于一级相变内耗,把出发点不同的贝尔科(Belko)模型和德洛姆(Delorme)模型统一起来,并推广到非线性相变内耗研究。
        以上研究成果已在国内外杂志上发表论文一百多篇,先后被引用150多次。王业宁院士曾多次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报告。该成果获1990年度国家教委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199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四等奖。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