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发现二硼化镁新性能
  •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 有机光导理论的研究
  • 急冷非平衡合金及固态反应机制
  • 相变、界面及缺陷的声衰减
  • 金属缺陷复合体电子结构研究
  • 裂纹顶端弹塑性应力应变场和断裂准则
  • 滑移防震技术在建筑领域推广成功
  • 现代企业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研制完成
  • 同济大学研制成纳米复合玻璃----防紫外、减反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金属所开拓专利技术转化渠道成效显著<%=id%>

    自1985年《专利法》施行至2001年,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共申请专利755件,其中发明专利569件,占专利申请总量的75.3%; 获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专利338件; 专利实施转化占1/3以上,创经济效益数十亿元。

      金属研究所在专利管理工作中将专利申报和专利实施工作并重,科技处和所科技咨询部相互配合做好专利技术的转让和实施工作,并积极利用国家及各省市的新技术、新产品交易会等各种机会,宣传和推广全所的专利技术及专有技术。此外,为鼓励发明人走出科研院所到市场去推广自己的专利技术,制定了相应的奖励政策,加速了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该所发明的“可拆式油田永磁防蜡装置”、“磁流体处理装置”等4项授权专利技术已在大庆油田的一万一千多台油井、水井上得到推广应用,产生经济效益1亿余元,并带动了磁处理技术在国内其它大油田的应用。该专利技术所取得的成果获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有机硅烷激光法气相合成硅基超细粉”等4项发明专利技术,1997年已转让给中超纳米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并建成国内第一条激光制备吨级纳米Si、SiC、Si3N4、Si/N/C复合粉等硅基陶瓷粉生产线,产品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该公司利用上述粉体为原料,正在进行生物陶瓷和轴承陶瓷的开发生产。金属所现正吸引国际风险投资,成立合作公司,进行纳米硅基粉产业化及其纳米复合陶瓷制品的研发和生产。该系列发明专利技术成果获1999年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在转让专利技术的同时,金属所根据市场的需求,对技术含量高的成果,尝试以技术入股的方式,如将自有专利技术“一种碳化钨碳化钛钴硬质合金复合粉末的制备方法” 以占25%的股权,与成都新兴创业投资股份有限公司组建成“成都新中科纳米合金材料有限公司”,共同开发国内刀具材料市场。

      金属所除做好专利技术向社会转让推广外,还积极利用本所现有的开发力量,自行实施。如金属所控股公司―沈阳金昌普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持有多项发明专利成果,其中发泡镍、三耐合金、电触头材料等产品早已投向国内市场,还打入了国际市场。未来五年沈阳金昌普股份有限公司的年产值将达到5亿元。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