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日本发现二硼化镁新性能
  • 晶体学和晶体材料研究的进展
  • 金属所开拓专利技术转化渠道成效显著
  • 超级高楼还有前途吗?
  • 中国科学院加强岩土力学基础研究
  • 纳米材料研究获得新进展首次发现不规则碎片状纳米孔隙网
  • 破解吴越青铜剑之谜
  • 滑移防震技术在建筑领域推广成功
  • 现代企业人才素质测评系统研制完成
  • 同济大学研制成纳米复合玻璃----防紫外、减反射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日本发现硅原子也可形成富勒烯结构<%=id%>


        日本东北大学金属材料研究所的一个科研小组最近通过超级计算机研究发现,硅原子象碳原子一样也能够形成富勒烯结构。这为制造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据该所川添良幸教授提供的资料说,根据量子力学原理,使用超级计算机进行模拟计算,他们成功地确定了性质极其稳定的硅团簇结构--硅富勒烯结构,它的中心是1个铁原子或者钌原子,其周围有16个硅原子,球面呈五角或者四角形等,共计有9个类型。
        由于硅比碳容易进行精细加工,它更可能作为一种新的半导体元件材料,用以制作宽通道光学元件、发蓝光或紫光的半导体激光器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1985年,美国科学家里查德.斯莫利首先发现了碳60分子的富勒烯结构,科学家们一直认为硅原子无法形成中空球状结构。因此该所的这项科研成果具有重要意义。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