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科学家成功拍摄下硅中单个杂质原子图像
  • 中国詹天佑土木工程大奖揭晓 上海建工夺两金
  • 「围城」内外的交流──北京奥运设施规划方案
  • 纳米碳场发射显示器(FED)步入实用领域,AFM新元件工艺开发日趋活跃
  • 新加坡在壁状纳米碳领域硕果累累
  • 我国科学家研制成功新型硫酸镍晶体
  • 让新的世贸大厦更高更大??为重建世贸中心忙碌的德瑞克?特纳
  • 在光照下吸收2个光子并产生酸的新材料
  • 我国科学家独辟蹊径内耗法研究液态金属
  • 上海推出轻钢轻板房屋技术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红砂岩地带路基修筑技术获重大突破<%=id%>



        一项课题为湘耒高速公路减少工程投资四亿七千万元 

      由湖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赵明华教授主持,湖南省交通规划勘测设计院、湖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和湖南大学联合承担的交通部“九五”行业联合攻关项目----“京珠高速公路湘潭至耒阳段红砂岩地带路基修筑技术研究”目前通过交通部组织的鉴定,专家们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处于国际先进水平。 

      红砂岩因矿物成分和胶结物质的差异而强度变化大,不宜作为高速公路路基。按国内外常规方法,需要换填土,但存在弃土、取土场地困难,工程造价高,工期长,破坏生态环境等问题,课题组成员通过对红砂岩路用性能的仔细研究,找出了红砂岩路基病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其*的有效措施,并制定出了一系列的施工工艺及相应的技术规程和验收标准。 

      目前,该项成果已成功应用于京珠高速公路湘潭至耒阳路段。该路段全长168.84公里,总投资42亿元,有68公里的连续里程为红砂岩地带,共有1000多万方红砂岩需要处治。据了解,该项成果应用于湘耒高速公路,减少工程投资约4.7亿元,少占农田近13000亩,少砍伐森林2518亩。此外,湖南省衡枣高速公路也正在应用该研究成果;我国新疆、四川、云南、山西、福建等地均有红砂岩存在,此项成果将会取得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