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金展鹏:理论研究可以成千上万倍地提高探索新材料的效率
  • 美科学家发明新型纳米晶体管
  • 我国多壁碳纳米管增强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涂层研究获新进展
  • 微型磁纳米管在实验研究中的新应用(图)
  • 微纳米技术操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 白春礼:中国纳米研究应向电子生物领域拓展
  • 青岛市自主研发的高节能真空玻璃 引起国家关注
  • 纳米材料塑性变形机制研究获新进展
  • 东京大学研制出新型人工皮肤:可弯曲可伸展、可测压力和温度(图)
  • 小小纳米抗体潜力大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制造纳米粒子——加盐即可(图文)<%=id%>

    The team

        据PhysicsWeb网8月4日消息,美国德克萨斯大学物理学家J Ping Liu及其同事们发明了一种非常简单的、可以制成拥有潜在磁特性的纳米粒子的方法。他们将普通食盐加入铁-白金粒子中,然后加热即可产生纳米粒子。可用于制造磁记录介质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


        2000年时,IBM公司的Shouheng Sun及其同事成功研制了一种直径仅为4纳米的铁-白金粒子,被称为纳米粒子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因为呈面心四角形的铁-白金拥有超强的磁特性(如高矫顽磁力),其磁场需要将材料的磁化减至零。但是,IBM小组制造的粒子拥有面心立方结构,其实际应用价值并不高。尽管通过加热有可能将面心立方结构状态转换为面心四角形结构,但这样做也将会引起粒子烧结,形成更大的粒子,使得材料没有任何使用价值。


        现在,德克萨斯大学研究小组已经解决了这一问题,他们在加热铁-白金粒子之前添加了少量微细盐粒(氯化钠)。盐粒可以促使铁-白金纳米粒子相互分离开来,这样纳米粒子在转换为面心四角形结构的过程中不会粘合在一起,也不会产生烧结。研究小组用该方法制造出直径为4-15纳米之间的纳米粒子,其矫顽磁力超过3特斯拉。


        Liu指出,氯化钠在这过程中是一个理想的介质,因为在接近退火温度时其化学特性还能保持稳定,而且只要用水冲洗纳米粒子就能将盐全部去除。此外,用这种方法生产面心四角形纳米粒子很容易扩大规模,而且非常经济。

         英文原文链接参见:http://www.physicsweb.org/articles/news/9/8/3/1

        本消息为中国科技信息网独家报道,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科技信息网Chinainfo。否则,将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