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入世:百姓能得哪些实惠
  • 萨克斯北京论剑
  • 2000年我国信息化发展的六大新特点
  • 国外主要搜索引擎及其使用方法
  • 信息污染与信息障碍
  • 我看红旗Linux对国产操作系统的影响
  • 对20世纪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基础科学
  • 软件技术
  • 中国科技大学量子信息技术成果获国际公认
  • 上海培养出人造皮肤 以虾蟹外壳为基质材料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网络计算模式下的知识处理--关于知识工程的几点思考<%=id%>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量”与“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量来说,19世纪知识的量翻了一番花了近50年的时间;本世纪初花了20年时间;50-60年代则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70-80年代只用了5年;而进入90年代,尤其在网络环境下不到2年就会翻一番。更重要的是知识内涵"质"的变化。知识的内涵不仅仅只是语义的表达,而是可以有多模式的表现形式,即声音、图形图像、文字、影视、卡通、电子表格等;而知识的传播形式则借助于WWW和TCP/IP。因此,未来是KOD(Knowledge On Demand)的模式,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任何模式的知识”现在网络计算环境下知识工程所研究的问题包括:基于网络计算模式的知识工程的研究框架的确定以及知识获取机制和知识的组织、管理、配置、利用等;知识处理中的各种算法、推理及问题求解与计算机系统的体系结构如何相互匹配问题;资源的再配置问题;网络计算环境下的知识传输机制的研究、知识共享机制的研究和知识处理方法与工具的研究;知识可视化与操作性的研究;Internet和WWW上的高层次研究与实践。
        近几年来,对"网络环境下(Internet上)的知识处理"这一科研发展新方向进行了较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提出了"在Internet上多模式、多方法、多策略地获取信息,多层次地研究与开发工作"的"四多"和"三个层次"观点,并带领课题组在Internet上用Java技术完成"个人化的智能导航系统PINS"和"基于Java技术和Internet的远程教学系统"等项目。
        一、前言
        进入90年代以来,信息科学特别是计算机系统的发展速度异常迅猛,可以说超出了人类发展史上任何一门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尤其是网络技术的使用,已经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笔者曾在1994年初就提出了信息技术(计算机系统)三大发展趋势:信息处理的智能
        化、多媒体技术的实用化和网络通信与应用的普及化。
        这几年的发展实践证明了这一展望,只是网络技术的应用,尤其是Internet和WWW的发展变化远远超出了当初的预料。现在科技界已经公认"世界已进入了以网络为中心的计算时代",网络计算技术的发展前途光明。
        在这种发展趋势下,计算机处理方法与过程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1)处理的对象从各种类型的数据发展到具有丰富内容的知识;(2)处理的形式和方法从数据结构发展到知识表示;(3)处理的过程从算法指导发展到推理指导与问题求解;(4)处理的结果从静态的文本格式发展到动态的多模式的链接,包括声音、图形图像、文字、影视、卡通、电子表格等。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的"量"与"质"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量来说,19世纪知识的量翻一番花了近50年的时间;本世纪初花了20年时间;50?60年代则用了10年左右的时间;70?80年代只用了5年;而进入90年代,尤其在网络环境下不到2年就会翻一番。WWW的出现使Internet飞速发展,人类社会真正进入了"知识大*"的时代。
        更重要的是知识内涵"质"的变化。知识的内涵不仅仅只是语义的表达,而是可以有多模式的表现形式,即声音、图形图像、文字、影视、卡通、电子表格等;而知识的传播形式则借助于WWW和TCP/IP。因此,未来是KOD(Knowledge On Demand)的模式,即"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从任何地点,都可以获取任何模式的知识"。
        此外,计算机学科的发展使得交叉科学知识越来越丰富多彩。
        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思考在网络计算模式下知识工程课题研究的内容。
        二、知识工程研究的问题
        知识工程(KE:Knowledge Engineering)是人工智能专家费根鲍70年代后期提出的。作为人工智能学科的一个分支,它主要研究知识的表示、获取、知识的组织与管理、利用等。经过10多年的发展变化,其基本理论与技术都已逐渐趋向成熟,先后出现了面向应用的基于知识的信息处理系统,如一些实用型的医疗专家诊断系统、基于知识的仪器故障诊断系统、交通调度系统等。
        但自从Internet出现后,尤其是WWW的迅猛发展,知识工程所研究的内容、对象和方法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的研究途径与做法都不能解决知识工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因此,无论从研究的框架、机制、算法、模式、方法与工具,都必须有新的思路,以适应网络计算环境下的发展和应用的需求。
        三、知识处理研究的内容
        虽然早在70年代Internet就出现了,但WWW推出后,它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分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