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适用于FED的荧光粉及荧光屏
  • 光纤孤子研究取得可喜进展
  • 基于结构操作语义的并发和类型程序设计方法研究
  • 科学数据的可视化及三维图形标准的研究
  • 目前第四代移动通信的研发状况
  • 第四代移动通信标准及技术要求
  • 风险投资:学硅谷不如学新竹
  • 虚拟现实技术身临其境
  • 信息技术势不可挡
  • 隐形市政府即将问世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量子计算机研究进展<%=id%>


        量子计算机是由亚原子大小的组件构成并按照量子机理工作。量子的世界具有一些奇特的性质:量子内的物质可以同时具有几种状态。正是这一特点使科学家们发现了一些新的可能性。比如,一个量子比特可以同时接受几个值,也就是可以同时处于“开、关”和迁移状态。32个这样的比特称为q-比特,可以构成高达40亿种的组合,这才是真正的大规模并行计算机。但是要使q-比特在量子装置中工作,还需要使其相互关联,互相发生作用。目前,科学家只成功地使3个电子建立了这样的联系。现在已研制出一些存储和逻辑的量子组件。理论上,量子计算机可以由原子、分子,原子粒子或“假原子”组成。所谓“假原子”即为了捕获电子而人为制造的电子穴。一排这样的电子穴可以形成电子导体,因为新的电子会把原来的电子推到相临的电子穴内。用这样元件构成的计算机不需要连续供电。但是“关进”计算机内的电子也再不能逃逸出系统。量子计算机离我们还有多远?首先必须要研制出传导、存储和逻辑等元件;其次这样简单的元件需要建立起相互联系;最后要用这些组件构成功能齐全的芯片并要能够批量生产。据科学家们预计,量子计算机的样机可能会在2005年问世,而开始进行规模生产则要到2010-2020年。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