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中国城区进入数字建设时期
  • 小行星被拍摄进了电影
  • 兰州软件要硬起来了
  • 我国资源卫星应用技术国际领先
  • 苹果公司全新的操作系统??OS X
  • 无时钟输入芯片(异步芯片)的时代到来了
  • 美国力图解决文件数字化保存问题
  • 光机所新型高密度光盘存储材料和技术的基础研究通过验收
  • 一个科学出版业的革命
  • 入世:企业应迅速提高情报竞争力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人脑如何组织其信息存贮<%=id%>



    记忆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极重要的意义,我们对周围世界的各种知识绝大部分是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记忆使我们在一定时间内保持获得的知识,并可随时取出以适应我们的需要。尽管人类早就开始对记忆机制进行探讨,并从行为、生理、细胞和分子等不同层面对记忆展开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然而到目前为止,我们对人类的记忆机理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记忆机制的研究不仅对揭示人脑的工作原理、记忆疾患的防治和提高人类的记忆能力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新型的信息处理机器也有很大作用,特别是当今世界面临信息*的时候。因此,记忆的研究已成为我们当今科学研究的热点和面临的难题。 
      人类记忆的目的是存贮对其生存有意义的内外环境的信息,而人类在自然状态下,由各种感官不断传入大量的信息,如果把传入信息都存贮起来,将占用过多的存贮资源,而且增加正确提取的困难。实际上,人脑不是将传入信息原原本本地加以存贮,而是根据轻重缓急加以选择和处理后再存贮。如何选择有意义的信息是信息存贮的组织首先面临的问题。 
      人类的记忆依靠脑内存在的广泛联系采用并行分布方式,多种不同记忆可同时进行处理和存贮。为了有效存贮信息,脑内的记忆不是单纯输入信息的印记,而是将信息按本身需要和自然界本质特征,分门别类整理和加工,形成一定的存贮结构。人类的记忆实际表明,记忆系统利用客观存在的事物聚类,事物在时空中的联系,通过归纳、组合、抽象等方式,将信息纳入到联系最省和方便提取的记忆结构中。在心理学研究中,已揭示有组块、图式等高级存贮结构。我们现在还不清楚脑如何具体实现这样的任务。但从神经系统的生理和结构看,大致应对应于一种并行、分布、多层次结构的广泛联系的神经网络。揭示这一脑内存贮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将大大推动对人类记忆的理解。这里包含许多问题,如层次结构如何通过学习而建立?不同层次和不同类记忆间如何相互协调?而层次信息在脑内如何表示?这些是其中最基本的问题,而此问题已成为当前计算神经理论的一个热点。 
      脑内的记忆的存贮和提取是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其过程中产生的脑内兴奋可能相当广泛并可能有不同的程度,这些兴奋通过突触联系造成脑内兴奋的运动。在存贮过程中,输入信息不仅使相应脑区兴奋,而且可引起脑内的响应,特别是与输入有关的原有记忆的表示脑区也可被兴奋,两者互相作用而使新的信息融合到原有的记忆结构之中。已有人提出这种响应性的记忆痕迹是自由回忆的基础。在记忆过程中脑内有多少种不同程度的兴奋存在,相互间有何关系,新的信息如何嵌入到已有的记忆结构中去,等等问题,都有待解决。 
      上面提出的许多问题,涉及许多方面,要解决这些问题有赖于多学科的共同努力。目前首先应综合认知心理学、神经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的资料和神经网络研究成果,建立反映记忆组织过程的神经网络模型,特别要注意利用多种手段同时进行观察记录的实验资料。控制论和系统论为综合不同学科知识,建立复杂系统的功能模型提供基本方法。
      模型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作用已日见重要。模型不仅可以综合不同学科的成果,建立神经生理与神经心理之间的桥梁。正确的模型能反映原有系统的特征以及系统参数对过程的影响;因而可用计算机仿真来代替部分难于实现的或费力、费时、费钱的生物学实验。模型应能预报系统的行为并为进一步的实验提供指导。 
      解决上述人类记忆的组织问题,不能期望通过一次综合、一个模型的研究就能解决。总之,人脑记忆的组织问题,有赖于多科学的协作,综合各学科成果的功能模型研究最为重要。应当从简到繁,从易到难,通过综合?模型?验证?实验和再综合?模型?验证的过程,反复进行和逐渐深入,才能一步步前进。我们相信人类终将解开人类记忆之谜。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