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IBM公司将揭开超微型计算机的面纱
  • 生物信息学和化学信息学联手合壁造新药
  • 国产高速光纤接口系列芯片呼之欲出
  • 我国宽带网建设概况
  • 医药生物信息学--生物医药领域的最大挑战
  • 专家呼吁重视科学数据的交流与共享
  • 国家斥巨资推动科学数据共享
  • 图书情报工作网络化研究
  • 机器学习与科学研究
  • IT教育方略:国际化、实用化、个性化 ??东北大学东软信息技术学院创新IT教育的启示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纳米机器人将提供身临其境而令人信服的虚拟现实<%=id%>


        今天正在驾驭电脑的人是否应该想到这一点:一旦电脑达到能与人的智力相抗衡的水平,它必将超过人脑。可以这样认为:机器的优势,在于它们能轻易地分享知识。当然,如果一个人学会了某种语法,或掌握了深奥的哲学原理,却不能轻易地把这一知识“下载”给机器。人的知识、技能和记忆是保存在大脑中的。即根植在一个宽广的构架上,这个构架由神经递质集中和神经元间的连接组成,通常很难被迅速取得或传送。 

      但应该想到,将来,相当于人的神经细胞组的装置几乎肯定包括内置式的快速下载端口。也就是说,当一台电脑获得一项技能或者具备相当的悟性时,其他数十亿台电脑也将同步达到相同的智力水平。 

      对具备人脑智力水平的电脑应提出哪些要求呢?科学家们设想可能将包括:复杂的智力(如音乐和艺术天赋)、创造力、处世能力、甚至对情感的反应能力。通常,这样一台电脑需要能够一秒钟大约运算20万亿次。尽管这种能量大得惊人,但科学家认为这似乎还是可以实现的。即使摩尔定律由于基于硅的芯片技术所限而走到尽头(估计在2019年),一种新的办法,即在电脑中采用由纳米管组成类似于碳原子六边形排列的三维电路将会出现并克服这一障碍。一立方英寸的纳米管电路将比人脑强大100万倍,至少是在原始数据处理能力方面。 

      生活在虚拟的环境中 

      预计到21世纪30年代,人类将能够了解大脑中超细微部分的构造和功能,也能够在相当先进的神经计算机中再造这些设计。到那个时候,计算机不仅大大超过人脑的计算能力,还有人类的复杂而丰富的技能,和超过人类的速度、精确性和知识分享能力。 

      不久的将来,“纳米机器人”技术将提供身临其境而令人信服的虚拟现实。将“纳米机器人”放在连接来自所有感觉器官(即眼睛、耳朵、皮肤)的每一个神经元间连接的位置,它就能够抑制所有来自真实感官的信息,并以虚拟环境的适当信号来替代它们。科学家预计,利用上述技术,人类将进入一个虚拟现实环境。植入人体的“纳米机器人”将产生替代真实感觉的感官信息流,于是创造出一个身临其境的虚拟环境,它将对处于这一环境中人们自己的(以及其他人的)虚拟身体的行动作出反应。 

      这一技术的应用,将使我们能够与其他人(或者模拟的人)一起进行虚拟现实的体验,而无须在人脑中事先置入任何设备。不仅如此,这种虚拟现实将与现实一样真实而精细,你无须给朋友打电话,就能与之相聚在巴黎的咖啡馆,或者一同漫步在虚拟的地中海海滩。在网络上获得新知识 

      今天,我们的大脑设计方式相对固定。当我们学习的时候,尽管我们的确增加了神经元间连接和神经递质集中的构架,而人脑的总能力却高度受到限制,局限于仅100万亿个连接。如果“纳米机器人”技术得以普及,大脑移植芯片将大大地扩展我们的记忆,从而大大改善人类所有的感官、模式识别以及认知能力。 

      科学家早已利用外科手术置入神经移植芯片的方法来治疗耳聋和帕金森氏症一类疾病。到2030年,“纳米机器人”可以通过注射,甚至是吞服的办法轻易植入,它们将具有编程能力,能够一会儿提供虚拟现实,一会儿又作为一系列大脑的伸展。也许最重要的是,它们将大量分布整个大脑,占据数十亿或者是数万亿个位置。 

      很显然,“纳米机器人”的出现将可能涉及到法律、伦理甚至*问题。说到这里,你也许会问:究竟计算机是否将比人更聪明?回答要看你如何给二者定义。科学家说,到了21世纪下半叶,将人同电脑绝对而清楚地区分开来将变得毫无意义。一方面,人类将拥有经过“纳米机器人”技术大大扩展了的生物大脑。另一方面,人们将拥有纯粹的非生物大脑,后者是功能大大增强了的人类大脑的复制品。毫无疑问,有了经过功能改善的大脑,我们将创造出无数与“纳米机器人”技术融合的更新的技术。届时,人类将进入一个新天地,他们当然不是神仙,但却是地道的新人类。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