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对专利制度产生重大影响的美国总统
  • 辽宁六所软件学院将进行2+2联招联考
  • 生物信息学:生命科学前沿
  • 我国最大科学图书馆在北京建成
  • 不断进步的档案保存技术
  • 甘肃省有了GIS资源管理系统
  • 中国网络咨询业的机遇与挑战
  • 院士李衍达呼吁:加强生物信息数据资源整合研究
  • 山东专利大省隐忧凸现
  • 《自然》杂志:怎样绘制一幅七维图?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邓楠在全国科技信息工作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摘要)<%=id%>

        科技信息事业是国家科技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40多年来,它为国家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为我国的科技进步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服务,做出了重要贡献。

        科技信息事业的创新是当前科技信息界的一项重要任务。

        当前,世界科技突飞猛进,全球化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加入WTO之后,我国所面临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党和国家顺应世界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潮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和科技创新,制定了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科教兴国战略。这个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知识创新系统、技术创新系统、知识传播系统和知识应用系统4个分系统。4个系统都需要一个收集、加工、传播和应用知识的基础平台来支撑,这正是科技信息工作的核心内容,为我们科技信息工作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宝贵机会。我国传统的科技信息工作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向收集、加工、整理、传播、研究和利用知识的知识服务行业发展,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支撑体系。在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提供支撑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发展成为一个更有活力的行业。

        首先,科技信息工作要当好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排头兵和开路先锋。“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发挥后发优势,实现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是覆盖全局、最具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科技信息工作要服务于这一覆盖全局的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在大力发展新的经济增长点,弥平数字鸿沟,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的结构和素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升级等方面,要发挥倍增器和催化剂的作用。

        其次,科技信息工作要成为科技创新的坚强后盾。科技创新的第一要素是知识资源,科技创新的基础是知识的积累、传播、运用和创新。今天, Internet等信息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改变着人类积累、传播和运用知识的方式。科技信息工作要勇于创新,采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设为科技创新服务的信息和知识平台,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地获得知识和积累经验,提高更新知识的能力,降低知识创新的成本,使新的思想和科学发现的速度成倍地增加,把信息转变为知识、把知识转变为创新、把创新转变为生产力。

        随着社会分工和学科分化越来越细,随着科技信息产生量暴涨,专业化科技信息工作就越来越重要了。专业化科技信息工作者不仅要收集和整理信息,更要筛选和判断信息。他们不仅替科技研究人员做了很多事,节省了后者的时间,而且还在做着科技研究人员没有做的事,例如像数据库中的知识发现(K DD)这样的各种科技信息增值业务。打个比方,如果整个科技事业是一部大车,信息和管理就像两个车轮,缺一不可,缺了就要翻车。我们应当这样来认识科技信息工作的使命。

        第三,科技信息行业要建成国家战略信息资源的重要基地。各国政府都把科技信息视为最重要的国家战略信息资源,并把信息资源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信息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这是一项关系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全局、综合国力水平、国家信息化程度和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任务。

        第四,科技信息服务业要成为信息服务业的主力军。我国要进一步加强科技信息为科技现代化、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服务,推进已具备一定条件的科技信息服务机构和服务内容尽快实现规模化和产业化,使整个科技信息服务业的发展成为国家信息服务业的主力军。

        第五,科技信息工作要一如既往地、更好地成为决策与管理的智囊团和思想库。科技信息工作向来是各级领导和管理决策部门的“耳目、尖兵、参谋”,今天,要占领世界科技竞争制高点,无论从事科技创新或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都迫切需要及时了解、学习和吸收国外的最新科技信息和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国际科技创新的新思想、新方法、新模式、新经验。加入WTO之后,我国科研机构和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大多数已不再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迫切需要战略情报的指导。科技信息工作应该在各级领导和管理部门最为关心的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重点课题的选择和研究,技术突破的解决方案,宏观管理与决策等方面发挥信息服务的支撑作用和参谋作用。

        要达到上述5个方面的目标,当前,我国科技信息界必须先做好以下3件大事。

        1.进一步深化管理体制的改革

        1999年,原国家10个业务管理部门的242个开发类研究院所实行转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000年,国务院办公厅又以国办发[2000]38号文件和[2000]78号文件转发了关于深化科研机构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和非营利性科研机构管理的若干意见。这两个文件有力地推动了科研院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开发类研究院所已经基本完成转为企业或进入企业等方式的转制,以提供公益性服务为主的研究院所,正在按非营利性机构的模式进行改革。

        科技信息类研究院所全国有400多个,大体上可以分为中央部委所属和地方省市地区所属两种类型。近几年来,我们科技信息系统的研究院所在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重要的进展。目前,大部分信息类研究院所正在按公益性非营利机构的模式进行改革。

        管理体制的改革绝不只是一种管理关系的变化,其根本的着力点在于优化科技力量的布局和优化科技资源配置,使其更好地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更好地为科技进步、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实践证明,改革才能创新,改革才有活力。当然,改革的进展也是不平衡的,在要求上不能“一刀切”。由于社会各个方面改革的步骤不一致,也由于有些信息机构自身的地位、基础条件、市场适应能力等尚不强,在深化改革过程中难免出现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改制中的人员分流,非营利运作和企业化管理并存情况下的运行机制、分配机制,历史遗留问题的处理等。对此,应不断摸索经验,探讨解决方案,在实践中逐步加以解决,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具体指导和加大支持力度,逐步推进。

        2.加强业务结构调整

        国家“十五”发展计划提出,还要继续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科技信息行业也必须认真研究,在“十五”期间如何进一步调整,业务结构如何调整还需要靠大家来设计,但是调整的目标是明确的,那就是我国的科技信息服务业必须面向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用户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服务,我们就发展什么样的业务,通过业务结构的调整,不断提高自己的服务能力,使我国的科技信息服务成为一个既有高水平的服务质量,又有自我发展能力和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的科技服务行业,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真正地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体系。

        业务结构调整也需要有一个过程,在业务结构调整中切忌盲目跟随,必须认真分析两头,一头分析用户和市场需求,一头分析自身的优势条件。400多个信息类研究院所所处的地位不同,自身的条件也有很大差异,业务选择要符合用户和市场需求,又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要下决心调整资源结构,调整人才结构,努力创造和培育自己的名优信息产品,认真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人才队伍建设应与业务结构调整一并考虑。国家刚刚颁发了《2002-2005年全国人才队伍建设规划纲要》,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国家信息化建设的光荣艰巨的任务为信息人才提供了展示身手的大舞台,信息职业是令人艳羡的职业,信息人才大有可为。

        3.建好两个基础服务平台

        科技信息工作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体系,没有信息资源不行,没有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也不行,因此,建设好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网络两个基础服务平台,是当前信息服务界的当务之急。

        信息资源的建设要贯彻“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强化公共信息资源共享”的战略目标,共建共享科技信息资源。2000年成立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一个共建共享的成功实例。“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是在观念创新的基础上,大胆实施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而形成的。“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成立仅仅两年,有效开展信息资源建设,仅外刊品种就已经达到一万多种。当然,“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今后还有很多事情要做,首先是进一步扩展文献资源的数量和品种,除了期刊,要尽快把科技报告、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等品种搞上去,其次是要实现与国家公共图书馆系统、大学图书馆系统和地方科技信息机构等的进一步共建共享。除了“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之外,有些中心城市在地方科技部门的支持之下,也可以搞一些公共信息资源的建设。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一些重点城市搞一些公共信息资源建设还是必要的。中国很大,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适当多设几个点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地区用户的需求,但是信息资源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规划,不能再去走简单重复投资的老路。

        科技信息网络是共建共享信息资源和传播交流信息和知识的物质基础,网络在改变着科研活动、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科技信息网络对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我们要规划好、实施好、建设好世界一流的科技信息网络,使它从一开始就在国际高水平的起点上健康、迅速发展。

        总之,信息资源和服务网络是两个重要的基础平台,这两大平台既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平台,它又同时支撑科技信息业自身的发展,两大平台提供丰富的资源和现代化的手段,为全行业和全国信息用户所共享。因此,政府支持信息资源和服务网络这两个重要的基础平台的建设也是顺理成章的。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政府财力的改善,国家会继续加强这方面的支持。

        要做到上述5个方面的目标,必须先办好3件大事,要办好3件大事,又必须有创新的精神,概括地说,那就是以观念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保证,以机制创新为动力,带动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服务方式的创新,只要有这样的精神,科技信息事业就一定能够全面创新,真正成为国家科技创新体系的支撑体系,它也必将出现新的发展和繁荣的局面。

        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中国科技情报学会的作用。科技情报信息机构分布在不同的专业部门和不同的地方,不仅需要信息畅通,更需要联合和合作,在这个过程当中,学会便是一座桥梁。学会还同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把政府同各个基层单位联系起来,上情下达,下情上传。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是个工作很有成效的学会,多次受到中国科协表扬。现在,它的桥梁、纽带和服务功能更强了。希望大家加强与学会的联系,关心和支持学会的建设,共同促进全国科技信息事业的发展。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