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我国引入英国皇家物流资格认证体系
  • 我国参与制定OLED国际标准
  • 清华同方将继续投资2亿元赶超发达国家水平
  • Flash播放器存在安全缺陷 黑客可能控制用户电脑
  • 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首次编制
  • 2003年九大行业IT指标亮相
  • 马福昌团队破解一项世界难题
  • 我国通信高技术研究发展战略部署
  • 互联网未来市场前景为20万亿美元
  • 【蓝牙会议】音频传输倍受关注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刘昭东:科技前沿的耕耘者<%=id%>

        刘昭东的科技信息与外交生涯由许多“第一”组成:第一位连续四届被选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信息计划政府间理事会副主席的中国科技信息界人士;第一位被英国信息科学家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的中国人;第一位既是负责联合国多边关系的科技参赞,又是中国驻美使馆公使衔的科技外交官……有了这些宝贵的经历,人生本该无憾了。可63岁的刘昭东却说:“所有的这些并不说明什么,并不是我个人的成就,我只是更多地得到了党的支持和国家的培养机会,遇到了好的机遇,它是大家共同的事业和努力。”但熟悉刘昭东的人都清楚,这一切并非仅仅是机遇那么简单,在成功的背后,蕴涵着他无限的艰辛与努力。 

      1991年8月,联合国在巴西贝莱姆召开世界环境发展大会筹备会议例会。那时,刘昭东正任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科技参赞,由于争取到与会的机会已经很晚,根本没有时间办理完整的入境手续,刘昭东在巴西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协助下,被准予在里约热内卢取得落地签证进境与会。经过8小时的飞行,刘昭东于晚上8点多到达里约热内卢。正当联合国和巴西团委托的接待人热情地带他办理进关手续时,机场突然宣布戒严,并通知一切落地签证的人都要在10:30前离开机场和巴西(事后才知道是当时一大国总统到达机场)。经与巴西外交部、我驻巴西大使馆以及联合国总部多次联系,均未能奏效。联合国会议秘书处,巴西代表团均表示歉意,我代表团也已通知刘昭东可以返回纽约,但身为中国代表的刘参赞,考虑到会议重要,联合国会议不能没有中国代表的声音,同时国内也在等待前线的重要消息,因此,在所有的努力均告失败后,刘昭东并未放弃,而是暂时返回离巴西最近的美国城市迈阿密,在那里进一步交涉、联系。 

      也真应了“工夫不负有心人”这句话,又经过24个小时的不断努力,刘昭东终于在联合国和巴西外交部的协助下,被准予乘坐从迈阿密到贝莱姆的美巴专门事务空运飞机于周一凌晨2:00到达贝莱姆市,10:00准时到达会场参加了大会开幕式。联合国秘书长助理、贝市市长、巴西外交部代表一起走到中国席位致歉并称赞刘昭东是“为了中国和大会的利益,克服重重困难与会的中国代表!” 

      “当时,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会议中不能没有中国的声音。你所说的‘拼啊’、‘搏啊’是不得已而为之。”当听到我赞扬他的“拼搏精神”时,刘昭东强调说。但正是他的这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努力,将我国环境问题提上日程。正是他这种“拼搏”的勇气,在后来为我国的原子能和平利用、常规能源、外贸、环境气候、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发展也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有时,刘昭东甚至置个人于不顾,也要将这些“不得已而为之”进行到底。 

      刘昭东在中国驻美大使馆任公使衔参赞期间,正是中美关系“一波三折”的历史时期。1999年的美国议员“考克斯”*报告,使中美关系受到极大影响,中美交流受到一定阻碍。刘昭东看在眼里,急在心头,抓住2000年在夏威夷召开的“中美科技合作委员会”这个时机,邀请包括美总统科技顾问吉本斯、中国科技部长朱丽兰、中国驻美大使李肇星等中美双方12名部长级高官,50多名司局长、60多名高级专家参加,在夏威夷开了十天会议。中美领导人友好磋商、共同努力,达成多项科技交流项目,中美科技合作关系又一次回到融洽的氛围中。“听说会后您病倒了?”“那不算什么,我虽病了,但一点不后悔。能为国家做点事情,这是我们每一个外交人员共同的心愿。”刘昭东坦然说道。 

      采访中,刘昭东反复强调:他所做的一切都已成为过去。但是,熟悉他的人并没有忘记这些过去,也没有忘记他“辛勤耕耘”的身影。2000年10月李肇星大使亲自为刘昭东赠书题辞并举办欢送离任招待会,所邀请的120位美国政府和科技界名人,不仅全部应邀而来,许多未被邀请的也闻讯赶来祝贺。如今,已退休的刘昭东仍在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学会担任理事长,仍在为国家科技信息事业忙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