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美国中期选举有望解禁 干细胞研究
  • OLED服装 传输时尚的情绪外衣
  • 列宁墓关闭五十天 列宁遗体将做专门护理(图)
  • 蒲松龄故里300年以上古树全部实现GPS定位
  • 火车穿行而过 老虎生命濒危
  • 冬季三个月不见天日 意大利小村安放巨镜获得光照
  • 真天鹅爱上天鹅船后续 充满了阳刚的错位爱情(图)
  • 李捷拒不悔改 叫卖月球土地被判投机倒把
  • 好莱坞是空气污染大户 排放CO2仅次于炼油厂
  • 俄商业太空游价格上调100万美元 至2100万美元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移植感光细胞 老鼠重见光明 盲人治疗有望<%=id%>

    英国科学家发现,失明老鼠接受视网膜感光细胞移植手术后,恢复了部分视力。这一研究结果9日发表于英国杂志《自然》上。专家认为,研究结果“惊人”,为盲人通过手术重见光明开启了希望之门。
     
        实验成功

        盲鼠移植感光细胞后复明

        这项研究由英国医学研究委员会资助,伦敦大学学院眼科学院的罗宾·R·阿里领导。

        来自伦敦大学学院和伦敦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等机构的9名研究人员从3到5天大的幼鼠眼中取出视网膜感光细胞前体,将它们移植进因先天基因缺陷而失明的老鼠眼中。这类盲鼠的病况和人类因黄斑变性致盲的情况相似。

        英国《卫报》说,研究人员为这些盲鼠的每只眼睛移植了大约50万个细胞前体,其中300到1000个前体发育成感光细胞后,成功连通负责传递视觉信号的视神经。

        在发达国家,感光细胞死亡造成的失明病例超过其他失明病例的总和。由于目前科学家还不能逆转感光细胞受损,所以,寻找适用替代细胞成为科学家的主攻方向。

        研究人员将接受过细胞移植的老鼠放到光照下。他们发现,老鼠瞳孔会在光照下缩小。同时,对老鼠视网膜电活动的检测发现,移植后的感光细胞会将信号传输给视神经,视神经则最终将信号传送到大脑视觉中心。研究首次证明,移植后的感光细胞能自我调整,与视神经连通实现视网膜与大脑视觉中心的正常“交流”。

        此次研究中移植的感光细胞多为负责黑白影像视觉的杆状细胞。研究小组发现,移植成熟的杆状细胞和完全没有发育的视网膜干细胞均无法起到修复视觉的作用。

      前景广阔

        为失明症的治疗带来福音

        专家表示,如果手术成功推广到人类,那么,因感光细胞死亡而失明的盲人将能重见天日。

        色素性视网膜炎造成感光细胞死亡每3500人中便存在一例,黄斑变性更是55岁以上年龄段病人致盲的主要病因。此外,还有因糖尿病并发症引起的失明。所有这些病人都可以从最新研究中获益。

        上述老鼠研究中,感光细胞前体均取自基因相近的新生老鼠眼中,以减少免疫系统排斥的风险。在这一方面,人类有着与生俱来的优势。

        《卫报》说,科学家认为,人类虹膜附近生长有这种感光细胞前体,这样盲人可以从自身得到移植用前体,不必担心免疫系统排异。研究小组带队人罗宾·阿里说:“可以通过小型手术得到这些细胞,在实验室中培养后植入视网膜。”

        穆尔菲尔德眼科医院研究员罗伯特·麦克拉伦说:“我们现在有信心,通过这条途径(细胞移植),我们能找到帮助数以千计失明患者恢复视力的方法。”

        英国布利斯托尔大学眼科学教授安德鲁·迪克也说:“与任何基础研究一样,我们必须注意不要过分宣扬。但是,这是一项惊人的研究,它可能使人类(感光细胞)移植在不远的将来得以实现,缓解病人失明的痛苦。”

        尚处萌芽

        人类手术尚需许多重要测试

        在这次研究的基础上,科学家又做了诸多构想。

        实验中起关键作用的是新生老鼠的感光细胞前体。为得到细胞前体,科学家正尝试在实验室中大量培养胚胎干细胞,让它们发育成感光前体。此外,研究人员认为,增加移植所用感光细胞的数量和种类,复明情况会更好。

        此前,今年9月公布的研究还发现,给老鼠移植为感光细胞提供营养的细胞后,因营养不足造成的失明可以得到逆转。

        尽管感光细胞移植研究为眼科治疗带来革命性突破,但科学家说,这类研究尚处于萌芽阶段,人类接受这类手术,至少还要10年时间。

    &nb

    [1] [2] 下一页

    sp;   密歇根医学院眼科教授阿南德·斯瓦鲁普说,还有许多重要测试等待科学家完成,如确定移植细胞在老鼠体内的存活时间以及它们是否会造成眼内肿瘤等。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