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五彩科技颠覆你生活 家里可有发电厂
  • 最古老水生哺乳动物现身中国[图]
  • 科幻与科技一对分割不开的情侣
  • 神秘的巴比伦空中花园(图)
  • 最合脚的鞋子可以打印出来
  • 非洲发现冲月亮吠叫神秘猿 人称狮子杀手
  • 目前为止世界六大科学悬案
  • 外星人木乃伊随陨石来到地球
  • 失落之城在高科技手中重现神秘(图)
  • 盛世华章10年10大科技新闻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科技之最 揭八百年悬案之谜<%=id%>

         揭八百年悬案之谜

      宝丰县清凉寺汝官窑遣址开始破土进行研究性发掘。

      汝瓷位居北宋汝、官、钧、哥、定五大名瓷之首。汝官瓷是当年帝王皇宫御用珍品,由于烧 制工艺要求才其苛刻,且以玛瑙为釉,故为稀世珍品。但令人遗憾的是,北宋后汝官瓷烧制 技术因战乱频繁而失传,目前世界上汝官瓷珍品仅60余件,且大多流失在国外。长期以来,汝官窑遗址究竟在哪里,专家们众说纷纭。

      1986年10月,上海博物馆从宝丰人王留现处得一汝瓷片,证实为汝官瓷碎片后,遂派人赴宝丰县清凉寺村考察,采集到一批残片,并从当地群众保存的瓷器中发现了北宋宫廷御用汝瓷,认定汝官窑遗址就在宝丰县清凉寺村。之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多次赴清凉寺发掘, 更加证实了这一说法。至此,汝官窑遗址悬案之谜大白于天下。1998年,由于村民在耕田时 不断发掘出汝瓷碎片,且有外地商人来此收购,曾出现了上万人疯狂挖掘汝官窑遗址的事件。

      汝官窑遗址经探定约有25万平方米,几乎全在清凉寺村,长期以来因村民搬迁问题等原因一直没能发掘。此次由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宝丰县政府联合投资用于村民搬迁,县、乡领导亲自上门动员,帮助落实搬迁资金,租赁临时住房,规划新建宅基,并采取措施保护窑址 安全。

      6月8日,首期工程方圆百米窑址上的村民已搬迁完毕。清凉寺汝官窑遗址之谜不日将会进一 步大白于天下。
     
    (摘自《科学时报》2000.10.12)

       最强的磁场


      磁性是物质的一个基本属性,磁场是物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宇宙万物,小到基本粒子,大到庞大的星系,都有磁性,就是在广漠的星系际空间,也到处弥漫着磁场,差别只是磁场强弱不同罢了。

      常用仪表中的永久磁铁,其空隙中的磁场强度从几百到几千( 102一 103)高斯;大型电磁波可产生一二万(104)高斯的磁场;在极低的温度下,超导磁体的磁场高达几万到十几万(104~105)高斯;人们竭尽全力想获得更强的磁场,可是在实验室条件下,如进行激光引爆,把化学能转变为瞬时磁场能,最大只能达到106高斯。

      自然界磁场强弱之悬殊可就令人膛目结舌了。我们居住的地球,其表面磁场最大为0.68高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月亮,磁场相当弱,个别地区才大到300伽玛(3×10-3高斯);在银河系的星际空间,磁场弱到10-6高斯;至于星系间空间,估计其磁场强度只有10-9高斯。

      宇宙中比地球磁场强的天体有的是。太阳的普遍磁场约1~2高斯;许多磁星的磁场在102高斯以上,最强的达104高斯;一种晚期恒星白矮星,它个子虽小,磁场却高达107高斯,可是与致密天体中子星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中子星的磁场高达1012~1014高斯。

        最长和最短的海里

    有这样一个故事:地理课上,学生向老师反映海里的单位长度数字很难记忆。老师决定用谐音法帮助学生记忆。他说:“你们记住,海上的雾很大,一抓就是‘一把雾儿’(一八五二)”。的确,我国规定,1海里等于1.852公里。但是,这个规定并不是适用于世界各地的。海里的长度并不固定,而各国也采用不同的长度。这是因为:在航海上,规定地球子午圈的l分弧长为1海里。但由于地球并不是一个标准的球体,而呈椭球状,故而在不同的纬度上,子午圈l分弧长各不相同。这就产生了最长和最短的海里。

    最短的海里是在赤道上,l海里=1843米。

    最长的海里是在南北两极,1海里=1862米。

    由于计量单位随纬度变化而变化不利于统一应用,故而各国,包括我国,都根据自身所处的地理位置和航海活动的需要,分别规定各自海里的长度值。
     
    摘自《世界第一博览》

    下一篇更精彩 亚宁主持央视春晚VS网络春晚(节目单明细)

    [1] [2] 下一页

    最神秘的、最新奇的、最不可思议的尽在
    Discovery   科普生活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