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7万年前人类祖先差点灭绝?
  • 猩猩还是那个猩猩吗?
  • 害羞可能部分源于遗传
  • 八月大男婴竟怀身孕50万分之一机会巧遇
  • 地球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
  • 美学者发明新式微芯片可以探知危险气体
  • 烟草减害在中国(上)
  • 访俄罗斯流感研究所所长:SARS过后看SARS
  • 何时能像迷歌一样迷科学?
  • 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来自朝鲜半岛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国外软件产业发展概况<%=id%>

        计算机软件已经成为信息技术发展的核心,软件产业的高速成长性和产品市场的无限可扩展性使其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因此,一个国家软件产来的兴衰成败,将影响它在21世纪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软件大国的软件产业
        软件产业从狭义来说,仅包括软件产品,如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等。从广义来说,还包括软件服务业即系统集成(包括计算机系统设计和维护业务等)。在2000年全球软件市场份额中:美国第一,占43%;日本第二,占15%;德国第三,占7%;英国第四,占6%;法国第五,占5%;意大利第六,占2%;巴西第七,占1.3%;西班牙第八,占1%;其他国家总共占近20%。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软件生产国和出口国,1999年软件产业(广义)总收入(基本等于总产值)达2284.7亿美元,比上年增加15.5%,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2.5%。其中通用软件(软件发行业)总收入809.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8.7%。如果不包括系统集成业务,1999年美国软件产业总收入(基本等于总产值)为1392.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4.9%,占当年GDP的1.5%。出口方面,1999年美国通用软件出口(软件产品出口)为111.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0.7%;定制软件出口25.0亿美元,增长44.7%;系统集成业务出口28.3%亿美元,增长7.9亿美元。总计,美国软件产业(广义)出口达165.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1.2%,占美国当年产品和服务出口总额(9562.4亿美元)的1.7%。
        日本是世界上第二大软件生产国,1999年日本软件产业(广义)的总产值为923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98%,与前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6%。其中软件开发制作的产值为580.6亿美元。1999年度软件出口额为8400万美元,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6.2%;软件进口额为65.5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了21%。1999年日本从事信息服务产业的人数共53万人,其中程序员为11万人。
        德国是欧洲第一大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市场。1999年德国软件企业通过软件开发所创造的净产值约为229.23亿美元(502亿马克),约占国民经济净产值的1.38%。1999年德国主要软件企业的出口额为43.38亿美元。据最新统计,德国目前共有19 228家从事软件开发的企业,其中主要软件企业10 568家,辅助软件企业8660家。截至2000年,在德国软件企业的275万工作人员中,共有17.7万名软件开发人员,其中12.1万人在主要软件企业,5.5万人分布在辅助软件企业。
        英国是欧洲第二大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市场(仅次于德国),1999年市场价值约为315亿美元,占世界市场的6.8%。据英国国家统计局估计,1999年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产值达546亿美元,增长率为16%,略高于欧洲14.7%的平均值。1999年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出口额达到132亿美元,其中15亿美元直接来源于英国公司在海外收购的软件和计算机公司。据英国贸工部公布的数据,目前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有10.5万家公司。英国计算机和软件业从业人员1999年为42万人,到2000年秋天,已达55万人,其中软件工程师12.9万人,计算机分析员、程序员11.4万人。
        法国软件产业2000年的营业额达到167.9亿美元,占法国当年GDP的1.35%,其中软件产品约为35.54亿美元。2000年法国软件业的出口额达到108.96亿美元,占法国当年出口总额的3.77%。2000年,法国共拥有1500家员工人数在10人以上的软件企业,软件产业总人数为24.8万人。
        2000年意大利软件与服务业产值为106.1亿美元(23万亿里拉),增长15%,其中软件产值为30.84亿美元(6.685万亿里拉),与1999年相比增长13.7%。软件产值约占同期GDP的0.3%。1999年意大利从事软件与服务的企业为44 800家,从业人员212 000人。90%以上的企业员工人数少于10人。从业人数比1998年增长6%,占整个信息通信技术产业从业人数的48.1%。
        最近几年印度的信息产业发展很快,1995至2000年信息产业的年平均增长率为42.4%。2000年度信息产业产值达5540亿卢比(约合122亿美元),比上年度增长了49.4%。目前,印度信息产业占GDP的

    [1] [2] [3] [4] 下一页

    比例为1.68%。另据最新统计,2001年财政年度头11个月(2001年4月至2002年2月)印度软件出口总额已达7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4.1%,占当年信息产业总产值的65%。截至2000年底,印度软件产业有企业5400家,从业人员达41万人。印度还是仅次于爱尔兰的全球第二大软件出口国。近年来印度的软件及服务产业出口持续增长,2000年度出口值约为62.76亿美元,年增长率为66.1%。印度的软件企业已具备相当规模,并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公司。
        据巴西科技部2001年11月的统计,巴西约有4000家软件生产企业,其中有产品上市的为2500家。另有1万余家与软件生产和服务相关的企业,提供了18万多个就业机会。53.5%的软件企业建于20世纪90年代。2001年巴西软件产品国内市场约为34亿美元,软件服务为43亿美元。从1999年到2001年,年增长率为19%。巴西软件企业以微型(1—10人)、小型企业(11—50人)为主,合占64.1%;中型企业(51—100人)占32.7%;大型企业(100人以上)占3.2%。其中,年收入超过2800万美元的企业占4.3%。
        软件大国的软件产业特点
        一般来说,美国、日本、德国和意大利等国政府并没有为本国软件产业的发展提供特殊的倾斜政策,而是更多地依靠市场调节的作用,依赖企业自身的研究与开发(R&D)投入。与之相比,法国政府比较重视软件的R&D工作。英国、爱尔兰、印度、巴西等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则受益于本国政府的大力支持。
        各软件大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呈现如下共同的特点和趋势:
        软件产业呈快速增长趋势,软件服务的需求增长迅速,软件产品的出口稳步增长;
        软件服务增长快于软件产品增长,软件产品出现服务化趋势;
        软件产业的企业数和从业人数呈持续增长态势;
        软件产业的战略联盟相当普遍;
        与互联网和电子商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发展较快;
        原来主要集中于工业应用的专业软件,现在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和公共服务;
        应用系统的集成产品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处理产品成为优先发展目标;
        软件销售模式在悄悄地改变。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采取与客户(至少是部分客户)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而放弃产品的直接销售。采取年度订购方式,放弃一次性购买方式;
        软件开发逐步向印度、东欧、中国、以色列等国家扩展。
        1.美国
        美国软件业发展的总体趋势是:软件服务增长快于软件产品增长,软件业呈现服务化趋势。
        由于软件服务业本质上是高技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软件服务业的高速增长造成了美国国内软件劳动力严重短缺,短期内不可能改善且有可能更加严重。与此同时,传统产业内部雇佣的软件技术人员有增无减,其总数已经超过在软件产业内部工作的软件人员(据IATT协会报告),加剧了软件劳动力不足的局面,成为目前美国软件业发展的最大制约因素。
        在上述因素制约下,美国需要从海外大量进口软件服务,造成其在通用软件领域贸易顺差(1999年超过100亿美元)和软件服务领域贸易逆差(据估计到2003年,其软件服务进口将达到150亿美元)的分化局面。这为软件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国家打入美国软件服务市场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2.日本
        据日本信息服务产业协会的调查显示,今后日本信息服务企业将在以下四个领域重点投入人力物力:①应用于骨干业务的信息服务系统的开发;②战略应用软件的开发;③使用于电子商务交易的系统开发;④企业间连接系统的开发。
        3.德国
        德国软件企业开发软件的重点在国内。主要的软件企业建立的时间都不长,其中67%的企业是20世纪90年代建立的,大多数是从大学、研究机构、大企业中脱颖而出的新公司。
        德国主要软件的出口以欧盟国家为主。而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辅助软件的出口重点则是北美和亚洲国家。之所以要将软件开发合同交付给国外,主要是因为那里有现成的技术、研究水平高、距销售市场近。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开发成本低。因此,近年来软件开发首先向印度、东欧、中国、以色列等国家转移。将软件开发向国外转移的主要是辅助软件企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中的小企业。
        德国主要软件企业和辅助软件企业在开发软件方式上有着各自明显的特点。73%的主要软件企业自主开发原始软件,而87%的辅助软件企业则采购基础软件并加以改进,为我所用。
        德国大约有4200家软件企业从事软件开发的科研活动,约占总数的22%。在主要软件企业中,从事研发活动的比例为32%,但在辅助软件企业中仅为9%。软件企业每年用于研发的预算为14.85亿马克,其中主要软件企业为13.59亿马克,辅助软件企业为1.26亿马克。大约1/3的软件企业与大学、公共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4.英国
        英国软件产业的优势领域有数据库、支撑软件包、虚拟现实、WAP技术、基于神经系统的多媒体应用、实时和对安全性要求高的软件以及金融、财务软件和娱乐软件。
        英国劳动者中有90%在为上网的公司服务,其中33%从事与顾客或供应商进行网上财务交易的工作,这一比例超过美国、瑞典、德国、法国、日本和加拿大。
        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与其他工业分布类似,主要集中在英格兰南部、米德兰地区和苏格兰。软件方面,剑桥地区尤为集中。
        软件销售模式也在悄悄地改变,一些规模较大的软件公司采取与客户(至少是部分客户)签订服务协议的方式,而放弃产品的直接销售;采取年度订购方式,放弃一次性购买方式。互联网的使用和宽带的增加为应用服务提供(ASP)的发展创造了契机,软件企业将通过互联网发送软件;通过一对多的方式和外购、集中维护和支持功能提高经济规模。
        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将保持15%以上的年增长速度,到2003年英国软件和计算机服务业市场价值将达438.51亿美元。软件产业的发展得益于政府支持、金融支持和科研支持。
        5.法国
        法国软件市场上大致有六大类产品:企业决策辅助软件、通用软件、专业软件、系统工具软件、互联网及内联网软件和科技软件。2000年,通用软件和系统工具软件增长尤为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法国企业在信息系统改造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面向客户的集成管理软件,大力发展电子商务。
        2000年,法国市场上具有特定用途的专业软件种类增多。长期以来,专业软件集中于工业应用,但现在已逐步转向第三产业和公共服务。在科技软件领域,法国技术数据管理系统软件的发展领先于其他欧洲国家。据预测,技术数据管理软件到2003年增长率可达到16%,在世界范围将形成36.13亿美元(270亿法郎)的市场。
        法国政府比较重视软件的研发工作,并将软件课题列为国家关键技术项目,这使得法国软件业发展较快。
        法国政府对软件领域研究和创新的支持政策由两大部分组成:其一,积极参与欧盟框架研究计划下的信息科技计划(IST)和尤里卡框架下的ITEA计划;其二,立足于国家软件技术研究创新网。
        6.意大利
        从总体上看,意大利的软件业呈快速增长趋势。其增长率达到同期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5倍。意大利软件市场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应用系统的集成产品和决策支持系统的数据处理产品。与因特网技术和电子商务有关的系统软件发展较快。意大利2000年上网的人数已达1340万人,比1999年增长15.5%。2000年意大利的电子商务发展迅速,其B2C网址从1999年的1253个增加到6000个。
        意大利应用软件的主要发展方向包括:电子客户关系管理系统、供应链管理系统和扩展供应链管理系统、企业资源规划系统等。
        随着意大利政府信息化社会行动计划和相关的优惠政策的落实,意大利软件产业产值和从业企业及人数仍将会处于增长的态势。
        7.印度
        印度的软件业属于外向型产业,以外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服务为主,软件企业对于促进印度的出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印度软件企业有几个特点:一是市场客户大,印度软件企业瞄准全球重要的北美市场、欧洲市场,拥有一批像美国通用电气、波音那样的著名大客户。二是企业规模大,5000人以上的公司有16家,1万人以上的公司有6家,而且大多已走出国门。目前,印度软件企业在欧美国家有上百家分支机构。三是发展速度快,一些大的软件公司,在人均产值近5万美元、公司近万人规模的基础上仍能保持年均40%—70%的增长速度,印度软件业近5年的年均增长率达56%。四是管理能力强,印度的几家大软件公司,其软件项目按合同完成率高达96%以上,Wipro更是达到了99.3%。他们对时间、质量、成本的控制能力非常强。
        从拉吉夫·甘地开始的历任印度领导人,都把发展软件视为关乎国家前途的重要产业来抓,为此采取了许多促进软件业发展的政策:
        ①税收优惠政策:印度税法规定,符合条件的软件企业在2010年前免征所得税。对软件研发所必须进口的软件实施零关税优惠;对为开发软件而进口的硬件设备也实行不同档次的关税减免让。
        ②金融优惠政策:印度政府努力为软件产业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除了大力吸收跨国风险投资之外,还在主要政策性金融机构设立软件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为软件企业提供信贷扶持。
        ③《电信港(Teleport)计划》:该计划是其软件产业政策中最具特色的内容之一,所谓“电信港”就是由高宽带通信设施、跨国通信网络、数字交换与传输设备、卫星地面站所组成的网络系统。
        ④软件人才政策:印度的软件人才政策是在几十年科技与教育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使印度拥有规模巨大的科技人才群体,并且其中相当比例的人具有熟练运用英语的能力。
        8.巴西
        巴西软件产品收入的构成为:软件外包(即由客户提出直接需求定制的软件)占50%,直接销售软件产品占46%,嵌入式软件占2%,互联网软件占2%。巴西软件企业生产的软件以应用类为主,包括银行软件、行政管理软件、商业自动化软件、财务软件、人力资源管理软件、互联网网页软件、软件中间件、公共管理软件、服务管理软件、办公自动化软件和工业自动化软件等。
        但巴西软件企业有明显的弱点,首先,企业的重点在软件外包,这导致企业在开发自主品牌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力度不够(迄今已进行版权登记的软件产品仅占12.4%);其次,只有少数软件企业使用国际标准,显然对出口和发展不利;再次,软件企业大多为微、小企业,缺乏有经验的市场营销员。
        巴西软件产业近10年来取得成功的首要因素是联邦政府对软件业的高度重视:
        ①政府将软件业定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
        ②政府引导巴西软件产业走国际化、开放化的道路:一方面大力开放市场,鼓励外国软件进入巴西市场,与本国软件企业一起合作、平等竞争。另一方面又积极鼓励巴西软件企业到国际市场上竞争,并积极帮助它们吸引外资和国外技术。
        ③政府引导软件企业“抓应用,促发展,见效益,再发展”,大量地做应用性开发。

     

    上一页  [1] [2] [3] [4]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