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7万年前人类祖先差点灭绝?
  • 猩猩还是那个猩猩吗?
  • 害羞可能部分源于遗传
  • 八月大男婴竟怀身孕50万分之一机会巧遇
  • 地球每小时灭绝一个物种
  • 美学者发明新式微芯片可以探知危险气体
  • 国外软件产业发展概况
  • 造成杂种不能存活的基因
  • nature的最新报告
  • 日本人的祖先可能来自朝鲜半岛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大容量、低温释放的贮氢合金在日研发成功<%=id%>

      由“NH2-”基团或“BH4-”基团与锂和钠等碱金属离子构成的基团类贮氢合金的特点是,能够贮藏高容量的氢。比如,LiNH2贮氢合金的贮氢容量,其质量百分比可达11.5%。但氢释放温度最低约为摄氏280度。为了用贮氢合金使燃料电池达到实用水平,“必须在大气压条件下把氢释放温度降低到摄氏250度以下”(中森)。此次,中森等人通过把Li+离子的10%置换成Mg2+离子,将最低氢释放温度降低到了摄氏230度(照片2)。

      中森等人在开发这种新材料之前,把LiBH4作为贮氢合金进行了研究。把与“BH4-”基团相结合的碱金属离子分别改变成锂、钠和钾等,对其物理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氢释放温度会根据碱金属离子的种类不同而发生变化。根据这一结果,对生产过程比LiBH4更为简单的LiNH2进行了实验,将Li+离子置换成Mg2+离子,降低了氢释放温度。

      今后,准备对所置换的碱金属离子的种类和金属离子的置换比例等进行优化,实现进一步降低氢释放温度。

      另外,此项研究成果在2003年5月30日举办的日本纳米学会创立大会基础研究成果发布会上,获得了“最佳青年推荐者奖(Best Young Presenter Award)”。在总计133项基础研究成果中,研究人员代表在35岁以下的83项成果参加了该奖的评选,经日本纳米学会创立大会执行委员会审查,包括中森等的研究成果在内共有4项成果获奖。获奖成果如下:(按发表顺序)

    △使用伽马射线合成金·氧化铁类磁性复合粒子 清野 智史(日本大阪大学)

    △中性自由基尺寸筛选结构分析法的开发 永谷 清信(日本京都大学)

    △基团类贮氢材料的设计 中森 裕子(日本东北大学)

    △高定向DNA纳米线阵列结构 中尾 秀信(日本食品综合研究所)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