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北京耗资2.5亿大修十三陵 每年抢修一座陵寝
  • 长江九江水域一误捕的胭脂鱼得到妥善救护
  • 德国古生物发现欧洲迄今最小蜥脚类恐龙化石
  • 美医学家惊曝秘闻 爱因斯坦大脑被切成240块
  • 四川绵阳箭竹开花 19只野生大熊猫面临断粮
  • 广东上千麻雀争夺水源 百余遭互相践踏死亡
  • 蔡元培经历三次婚姻 印证中国近代史变迁
  • 贺兰山岩画新发现 成一条长约五公里岩画带
  • 彝族艾滋病*开50亿美元天价 有什么秘密
  • 世界上最大私有DNA测试实验室涉嫌伪造数据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蒙娜丽莎变老有新说 保存不当导致画板变形<%=id%>


      许多水汽在背后的墙上凝结,加速支撑画板的细杨树条膨胀


      本报综合报道 艺术和科学很少能相互交叉,而美国史密森学会工程师马里恩·梅克伦堡的日常工作就是将二者完美结合并为《蒙娜丽莎》那样的世界名画找到一个更好的保存方法。近日,他宣称得出了《蒙娜丽莎》“变老”的真正原因。


      为木板“平反”


      去年4月26日,巴黎卢浮宫在一份声明中称,“镇宫之宝”———达·芬奇的《蒙娜丽莎》的杨木画板发生了变形,而这种变形将有可能拉扯画布,近而对整个画面产生致命伤害。《蒙娜丽莎》绘于一块杨木板上,这是在文艺复兴时期常用的材质。62岁的梅克伦堡自去年起开始研究温度和湿度对木板的影响,他认为卢浮宫之前对《蒙娜丽莎》采取的一系列保护办法对它造成了许多伤害,如果任其在自然条件下保存,“蒙娜丽莎”反而比现在“活”得好。


      梅克伦堡利用控制杨木画板存在的温度和湿度来检验其热胀冷缩的程度。经研究发现,一块2英尺宽的杨木画板可以有1.5英寸的伸缩度,但这种变形并不导致画板的裂化和扭曲。梅克伦堡的研究伙伴说:“我们知道画可以在湿度的影响下产生变化,但是我们并不能肯定。


      我们发现画是有弹性的,就像一个橡皮圈,它可以抵挡一系列在温度和湿度变化情况下引起的变化,然后自己再返回原状,而并没有任何的破裂和变形。”


      真凶藏在“美女”身后


      除此之外,梅克伦堡还指出这件无价之宝背后的那座墙也是罪魁祸首。他说:“许多水汽在《蒙娜丽莎》背后的墙上凝结,虽然人们可以花数百万美元购买设备以维持房间的湿度和温度,殊不知,名画后面的墙已经开始变‘冷’了。这样做的结果就如同把娇贵的蒙娜丽莎直接放在窗口,不断吸收水汽。”梅克伦堡指出几个世纪以来博物馆采取的保护方法非但没有帮助保护名画,反而破坏了许多名画,并认为严格控制名画的外部环境即温度和湿度以避免其膨胀和剥落是保护名画的根本方法。


      梅克伦堡的助手解释道:“尽管目前放置《蒙娜丽莎》的这个展厅保持着看似完美的小气候,但由于墙面的温度更低,空气中的水汽在墙上冷凝。这些都让支撑画板的细杨树条膨胀得很快。”目前,《蒙娜丽莎》被防弹玻璃包围着,离墙面有8英尺远,而关于蒙娜丽莎变形的原因尚未有定论。但梅克伦堡认为自己的结论将在整个艺术界引起争论。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