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全球变暖使家园告急 爱斯基摩人状告美国
  • 贾湖遗址发现世界最古老的酒 距今近9000年
  • 最大漂移冰山堵住觅食水域 南极企鹅难生存
  • 《自然》杂志:有性繁殖能够加速生物进化
  • 性原本不应该发生?研究证实性是进化加速器
  • 中国推广叶酸食品应慎行 可能改变人类基因
  • 最新研究称古人发明纸张始于杂用
  • CCTV《发现之旅》高校巡回展映活动圆满结束
  • 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第一大国为何难登数学高峰
  • 华人数学家大会主席丘成桐:科学不容浮泛风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国外质疑毕昇活字印刷 北京学者捍卫4大发明<%=id%>


      本报讯 (记者 丁肇文) 北宋布衣毕?活字印刷术,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虽然北宋科学家在《梦溪笔谈》中对此做了记载,但是因为毕昇创制的胶泥活字及其印本未见流传,造成近年来国外一些学者对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产生怀疑,有的甚至公然否定毕昇的发明。北京印刷学院印刷与包装工程学院课题组花费两年多时间,目前顺利完成了《毕昇泥活字印刷实证研究》课题,以事实驳斥了国外学者的质疑。


      据课题组组长、中国印刷博物馆研究室主任尹铁虎介绍,此前国内也曾有一些学者对胶泥活字印刷进行实验性研究,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研究重点或工艺方法上选择的区别与局限,未能全面复原毕昇的原创性工艺与技术,更没有复原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工艺流程图。在北京市教委资助下,北京印刷学院课题组采取工科的研究模式,重点对毕昇活字印刷术工艺和技术做了系统、全面地探讨研究,各工艺环节经反复多次实验、分析和总结,提取科学数据,依毕昇原法研制成功胶泥活字3000多枚,印制了具有纪念、收藏和研究价值的经折装宣纸印本《毕昇活字版印实证研究》;其中绘制的毕昇工艺流程图,是近千年来首次所见,可以帮助今天的人们生动、形象地了解毕昇泥活字印刷术。


      据介绍,课题组在考证各地黏土都可以制成可用泥活字的基础上,所研制的泥活字用料均采自北京大兴黄村等处的普通黏土,通过传统加工方法练成纯净、细腻的胶泥,不含任何添加物,并聘请延庆农民刻工逐一手工刻成单体泥活字,分批次经延庆盆窑传统闷窑法烧结800℃制成。后经北京荣宝斋、化工部橡胶工业研究设计院等单位的专业测试和印刷试验,课题组烧制成的泥活字吸水率和压缩强度均可满足正常的印刷要求,不存在“易碎”问题。


      课题组专家从科学原理、制作实践和研究结果综合分析,认为毕昇泥活字高在1厘米左右,不大可能小于0.5厘米或大于1.5厘米,因此课题组研制的泥活字主要有1.2厘米高和0.6厘米高两种规格;此外,毕昇泥活字排版时固字需用粘药松香、蜂蜡和纸灰,经课题组试验,粘药用量配比合理,固版和拆版的效果都很好,黏着力也不差。而此前韩国学者在质疑这一发明时所说的“常使活字掉下来”,实际上是由于使用了不良配药,或者是固版所用的粘药与毕昇原法不同。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