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空军招30女飞行员 为培养女航天员作储备
  • 67岁教授剖腹产双胞胎 成为世界最高龄产妇
  • 辽西化石证明曾有一种哺乳动物以恐龙为食
  • 南水北调文物报告告急 难救世界遗产武当山
  • 科学家发现南极臭氧洞缩小 面积为澳洲三倍
  • 青海发现世界最大猫鱼 为处于濒危珍贵鱼类
  • 科学家称南极臭氧层破洞缩小 面积为澳洲3倍
  • 重庆石柱县龙河新发现5处87穴宋崖棺墓群
  • 征寻卵子启事贴进北大 专家称会有伦理问题
  • 科考:珠峰到底有多高?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印度洋地震造成北极位置向东经偏移2.5厘米<%=id%>


      新浪科技讯 据外电1月11日报道,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近日表示,发生在2004年12月26日、已经夺去17万人生命的东南亚地震改变了地球的物理特征--地下撞击影响到地球的自转速度、增加了昼夜持续时间并轻微地改变了地球的形状。


      此外,据科学家们称,本次地震还造成了北极地理位置发生偏移--向东经145度移动了2.5厘米。


      据美国宇航局的科学家们计算,本次东南亚大地震改变地球自转速度造成的直接后果是一昼夜时间延长了2.68微秒,而地球内部物质的移动则导致地球外形发生微弱改变。众所周知,地球两极偏扁,而赤道地区较突出,这使得我们的地球看起来像个香瓜或橄榄球。而本次地震的发生导致地球的扁率发生轻微变化,通俗地说就是我们的地球变得更扁更紧凑了。


      科学家们还表示,地球类似的地理特征的改变是经常发生的事:天气现象、甚至是汽车的奔驰都会引起这类改变。但是这些因素造成的改变异常微弱,科学家们通过仪器不可能测算出这些变化。


      同时,美国海洋与大气监测卫星还帮助科学家们确定了12月26日地震引发海啸时海浪的高度。在地震引发海啸的时候,震中上方的整个海水都会发生震荡,海浪会沿着震中向四周扩散,越是靠海岸近的地方海浪就会越汹涌。


      根据美国海洋与大气监测卫星提供的资料显示,地震发生后仅过了两小时,由其引发的世界公海领域的海浪便达半米高。再经过一小时零15分钟后,海浪降低到40厘米。8小时后,公海领域的海浪才降至5--10厘米高。


      然而,该卫星没有记录下印度尼西亚、泰国、印度及斯里兰卡等国周边海岸的浪高,因此科学家们只有通过利用其它资料对其进行间接的评估。(久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