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海南发现不下600棵见血封喉古树 世界罕见
  • 陕西胜光寺一北魏玉佛被盗 损失尚无法估量
  • 古埃及18王朝时期少年法老图坦卡蒙现容貌
  • 奇怪老妇57年吃石头 冬天不穿鞋长四个乳房
  • 孔庙国子监即将迎来大修 石碑保护仍是难题
  • 2004动物世界大搜索 人类恐慌、惊叹与感动
  • 山西修路取土时挖出1000余公斤唐宋古钱币
  • 新彗星约会七仙女 北京最佳观测时间6、7日
  • 勇气号登陆火星一周年 两兄弟迎来火星春天
  • 英国《自然》杂志细数2004年十大科学进展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博览

    朝鲜日报:中国的国花为什么定不下<%=id%>

        
      武则天是中国惟一的女皇帝。传说一次她在赏雪时,对随从说想看到雪天里百花齐放的景象。俗话说权贵身边必有阿谀奉承之辈,一个侍从就对她说:“陛下只要让掌管百花开放的百花仙子下令就可以。”武则天于是召集百花仙子,诏令百花齐放。百花仙子紧急召开会议,对人间帝王干涉仙界进行了声讨。但在权势面前,百花都屈服了,在冬日里竞相开放,惟有牡丹仙子坚持反对。武则天一怒之下命人将长安城中的牡丹一把火烧光。

      百花齐放的故事说明当时长安已经有温室栽培技术,花卉在冬天里也能开放,这已得到了考证;同时可以解释为武则天对唐朝的象征花卉———牡丹的逆反心理。

      白居易在《牡丹芳》中赞道:“花开花落二十日,一城之人皆若狂”。这表明当时世人对牡丹之爱已达到了一种如痴如狂的程度。有的牡丹被称为“杨妃深醉”、“太真冠”等,把牡丹与杨贵妃相提并论,不仅是为了美化杨贵妃,还是李唐后人对被武则天破坏的王朝主体性和传统进行弘扬的手段。由此可知,从没有国花概念的古代开始,牡丹事实上担当着中国国花的角色。对中国人来说,牡丹的意义已超出了花本身,成为中国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位于北京极乐寺的国花堂,明朝时期就是观赏牡丹的好去处。尽管不是国花,但可能因为上至天子、下至平民百姓都对牡丹花情有独钟,因而极乐寺内的牡丹园被命名为国花堂。

      如今,中国尚未决定现代意义的国花,是将分布在黄河流域的牡丹作为国花,抑或将分布在长江流域的梅花作为国花,中国有关方面为此犹豫不决。牡丹象征着雍容华贵,与目前国家经济现状和政府所宣传的“节俭”不甚相符;梅花象征着坚忍内敛,与开放性的国家政策稍有出入。国花无法确定的背后似乎是上述理念冲突在起作用。▲(摘自7月29日《朝鲜日报》,原题为“中国的国花”,作者李圭泰,赵明译)《环球时报》 (2005年08月08日 第七版)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