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文章  
  • 马大猷
  • 茅以升
  • 刘恢先
  • 刘徽
  • 卢嘉锡
  • 鲁班
  • 陆宝麟
  • 陆建勋
  • 刘长元
  • 李仪祉
  •   推荐  
      科普之友首页   专利     科普      动物      植物        天文   考古   前沿科技
     您现在的位置在:  首页>>科普 >>科学家

    李卓浩<%=id%>

    生物化学家
    李卓浩(1913.4.21- )中国 – 美国生物化学家。生于中国广州,1933年毕业于南京大学;1935年移居美国并在加利福尼亚大学取得博士学位。毕业后一直在该校任教。该校激素研究室主任。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在脑垂体激素方面。这是一个由奥塞(Houssay,B.A.1887-1971rh ,阿根廷生理学家)。等人在早些时候已开始研究的课题。李卓浩及其助手脑垂体中分离出一些蛋白质激素;其中一种说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人们更熟悉的是由这个化合物名称缩写的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刺激肾上腺皮质的活性,以增加类皮质激素的分泌。因此,应用ACTH能间接地达到直接用类皮质激素,例如可的松的效果。当汉奇发现可的松有改善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时,他发现ACTH也有类似的效果。因而这种激素也被广大非专业的公众认为是极好的药品。脑垂体中其他的激素刺激诸如甲状腺和性腺的活性,实际上起着机体“主宰腺体”作用。在化学结构上,脑垂体激素要比肾上腺素、甲状腺素这一类简单的激素复杂得多,认识它们亦更加困难。不过,由于桑格所发展的确定蛋白质链中氨基酸次序的技术,在蛋白质激素的研究中发挥了作用。1956年,李卓浩及其助手确定了ACTH分子是39种氨基酸按特定的次序组成的复杂化合物,而且证明并不是天然激素的整个链对激素的作用都是必不可少。由略大于一半的链所组成之片断具有绝大部分主要的活性。李卓浩的最重要贡献是合成了生长激素,这种激素是脑垂体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激素,这种激素是脑垂体中最值得注意的一种激素,因为它控制着机体各处的生长速率。当生长激素过量时,就会形成巨人;而当它不足时,则会造成侏儒。猪和牛的ACTH对人类是有效的,而这类动物的生长激素对人类则是无效的。李卓浩在1956年分离出人类生长激素,并证明其结构同所检验的其他激素差别很大。人类生长激素是由256种氨基酸组成的。因此,它比其他任何脑垂体激素远为复杂。这是迄今在实验室中合成的最大蛋白质分子。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Copyriht 2007 - 2008 ©  科普之友 All right reserved